江苏泰兴横垛萱公支系族史

发表时间:2019-07-05 10:09


根据江苏泰兴横垛积善堂2017年版《延令刁氏宗谱》(九修本计八卷)整理


延令横家垜刁氏创谱序

袁瑚

余自游庠以来,环堵家居与二三知己杯酒论文,无外慕也。馀暇偶步,见门前树密,室外泉清。友人顾谓余曰:子知夫根之深者枝必茂,源之远者流必长。其如宗族盛大而后子孙蕃昌乎。余应之曰:诚哉是言!适余内兄刁君佩琏来舍,从容就座,茶话移时,询其所自。云:族中创谱,事将告竣。特乞序以志族人创谱之由。余曰: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也。欲昭古今之实录必藉国史,欲考姓氏之递传必凭家谱。谱也者,所以序昭穆辨尊卑别亲疎正长幼也。谱之义大矣哉!余不文,其何能序?佩琏兄乃再三恳请,不获已而应焉。窃思莫为之前虽美弗彰,莫为之后虽盛弗传。刁氏后有修是谱者,其即以今之创谱为前乎。考刁氏系出渤海,齐有刁间,《史记》《货殖传》曰:齐俗贱奴虏,刁间独贵之。是已汉之为尚书者有刁韪矣,为侍中者有刁荣矣,为徐州牧者有刁子都矣。晋刁协累官尚书仆射,子彝孙畅皆为刺史。南北朝刁雍仕魏,赐爵东安伯。其他刁柔以孝行称,刁冲以博学称,刁双以吏治称。至宋代,清门华胄独出冠时者曰刁约,字景纯,丹徒人。少卓越,能文章。应举京师,登天圣二年进士。与欧阳永叔声称相颉顽。晚作藏春坞,游息其间。其后刁璹为于潜令,苏公行县为赋《野翁亭》诗。刁氏其代有令人欤。然而狄枢使不附梁公,尚论者高之;郭崇韬胄拜汾阳,有识者鄙之。今其谱中所载,断以萱公为第一世鼻祖。其上悉未牵附。亦欧阳公作谱法,凡先代世系失传,必以始迁之祖为祖耳。夫萱公,由姑苏而迁延令。其子孙安业于兹土也数百年矣。尝过其里,老者扶杖闲游,精神矍铄。少者受书勤读,气质清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洵仁里也。兹因族谱埀成,窃按其谱牒,直图以明世次,横图以记年表。余如女子某门适某氏,无不备载。观是谱者,但见传流一脉,罔不纲举目张。支派万分,亦皆珠联绳贯。《礼》曰: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斯谱信有之哉!余不揣谫陋,是以濡墨而为之序。   

峕维大清道光五年乙酉阳月 榖旦 

邑庠生成珊袁瑚沭手拜撰


姚龙光

今夫一族之人肇自一祖,其类同其情亲也。情不可㮣施同不容于或异。但世届浇漓,人风不古。往往有异族而认为一家,又有本家而视为路人。搃之以势利二字横于其中而然也。故叔侄并肩疾行,先长伦常乖舛,焉得为淳厚之族哉!盖以族谱未修之故也。兹谱既订,昭穆明,伦序悠,世系清,清者日见其亲,同者更觉其同。而有禆于斯世人以也。岂解哉!是为序。

年家眷弟姚龙光顿首拜撰


泰兴横家垜刁氏家乘序

刁佩琏

同村吴氏重修族谱,设局于西官垜福成庵中。余探亲偶过其地。寺僧献茶,见谱师就业方殷,有校雠者,有雕镌者,有印刷者,各庀

其事。因思吾村分河南河北。河南惟吴氏称最,河北则刁姓居多。夫刁与吴旧姻也。吴氏之谱既创矣,又重修矣。吾族人丁虽不满数百。嗣是子生孙,孙复生子。日引月长,寖炽寖昌。使无谱以稽之,将年湮代远,势必视宗族如途人,缌功未尽而恩谊先亏。甚至冠昏丧祭不相庆吊者有之,高曾祖祢不相识认者有之。骨肉离而昭穆紊矣。则宗族之无谱,人之深忧也。归即以此意质诸族兄,士林士良二兄皆曰:是吾族一大举也。又谋诸通族,族中踊跃从事者十有八九。余乐同志之有人相与,逐日开丁,遂付剞劂,斯谱成也。上则祖宗涣而咸萃,下则子姓远而不疏。一家共知敦本,百室乐展孝思。亲者毋失其为亲,长者毋失其为长。情以治焉,义以彰焉。岂浅鲜哉!至于聚族而处,远则与刁家铺异支,近则与刁家旺殊派。各以一族为传流也。又何不可?是以为之序。   

峕维 大清道光五年乙酉阳月下浣之吉 

十世孙佩琏谨识


横家垜刁氏重修族谱序

袁琦

天地生人,凡属士民,无不各有专任。予以遭时不偶,糊口四方。尝馆谷于横家垜河北夕阳轩中。适刁氏谱牒重修,主人翁绍玉乃命序于予。谓:吾族昔年创谱,曾辱令兄成珊翁赐序。今伊设帐于雉臯,来往较难,幸先生下榻寒门,是以敢请。予曰:是序也,不可轻易为也。必有宿学名儒,濡染大笔,始能光耀乎祖宗。若予则运会不齐,屡试辄蹶。即录其大概,赠以数言。恐雕虫小技,不可以为荣。适足见笑而自点耳。翁曰:先生之言过矣。吾族系出寒微,所于文人学士交游者不可多得。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书。虽未能衣青纡紫,大振其家声。而发为诗歌,著为文章。亦尝见赏于名师。又何不可以序乎?予因而韪之。考刁氏之先硕彦老成列仕籍者,代有伟人。俱详于吾受业兄成珊先生序中,兹未及赘。至有明之时,有萱公者,世籍姑苏。自甘肥遯,不乐士进。逮燕兵南下,乃携家属,备赀粮,择地而蹈至泰邑东乡永丰镇东北横家垜,相其泉甘而土美,遂筑宅而佃田。厥后瓜瓞延绵,生齿繁昌。安于耕者仓箱常满,勤于读者文理颇通。无非公一脉之流传也。嗟乎!沧桑易变,聚散靡常。往往有祖宗之贻谋虽善,子孙之保守不力,甫及数传,而祖宗之在先朝者已邈然无闻,子孙之在后代者又恝然若忘。其故何哉?亦惟谱系不存耳。诚使修明世系,重新家谱,则文献足而功业有征,名分定而尊卑有别。夫何虑涣而弗萃疏而弗亲也哉?谱之为义大矣。今剞厥告成,遂不谅固陋而为之序。   

峕维 道光廿四年岁次甲辰仲秋之吉 

同里濬川袁琦顿首拜撰


横家垜刁氏三修家乘序

我族自道光甲辰之岁家乘纂修,至于今十有八年矣。十世孙佩珉重编而新之。族人曰:闻之谱例,三十年而一修,何兹修之勤也。余曰:否!否!否!吾族系出寒微,无祠宇以纪先代之昭穆,无树木以庇前人之坟墓。人事代谢,沧桑易变。若拘常例,恐愚蒙少孤之家,于父母之生诞忌辰恝然若忘,于祖宗之坟茔山向茫然不知。则虽谘访维殷,恐有不得其实者矣。方余总角时,见修斯谱。无人监工,任锓板者为之编辑。其中误谬觉亦不少。志欲校正而力未逮。及长,借观他谱,同县中若张氏、何氏,同乡中若袁氏、钱氏,皆族之最盛者也。丁满万千,世传十百。而家乘无不条分缕析,绳贯珠联,井井不紊者。然始知薪传书香之家,载籍别具妙旨焉。余虽布衣未化,亦常从游名师,晋谒鸿儒。而于欧苏二公作谱之法考问已详,又何不可一新吾家乘乎?且斯谱创自吾祖,修自吾父,同族赞襄之。今不纂辑,则继志述之谓何?余安能辞其职哉?众皆唯唯,于是不惮劳苦,逐日开丁。凡旧谱失考处务探其源,讹错处悉索其真。即不能如诸大家之文献,足徵而祖宗之罗列。在上者庶不致仅传名讳,混然莫分其支派矣。更将苏式翻为欧式,使检谱者见流思源,爰祖及孙一目了然,不必前后互阅也。今剞厥告成,序此以纪其巅末,复望同族之人共发建祠之愿。倘能有成斯,祖宗之神主有所栖,而子孙于春秋各有所报焉。是又吾族之大举也。若夫先祖之言行卓卓,创谱乃其一端。而谓余能修先祖之谱,凡言行亦能上绳祖武,则非余不类所敢当也。 

峕维 

咸丰岁次辛酉年仲秋既望题于乐善斋西轩 


重修宗谱实录小引

刁佩珉

家乘原载始祖萱公由姑苏而迁延令者,皆因世俗无稽之谈而沿讹也。盖世俗妄传:燕王赶散之后,此地绝无居民。其后从姑苏抽丁过阊门而徙移至此也。斯说也,余甚疑之。尝考明鑑,建文壬午四年夏,五月燕兵渡淮陷扬州,六月渡江犯京师。惠帝逊亡而天下即定。是燕兵扰乱未久,安得前此居民而竟靡有孑遗乎?况明纪亦无徙民之事。俗传诞妄可见矣。闲尝借阅本邑诸大家之谱,有自唐宋至今者,有自元明至今者。是燕王以前民族甚多也。惟诸乡野小族旧无记籍,创谱则讬于俗说者才有之。若吾刁氏,虽无文献足徵,而祖宗之遗言,坟墓之先后,昭然可考。若谓徙自燕王,至今五百余年,世数不止十三四矣,祖茔不止若干冢矣。以世数祖茔考之,则始祖之时在乎前明嘉靖隆庆之间耳。旧谱之讹显然矣。先祖宗武公年近九十,去始祖之时犹未远也。其论祖宗遗言有源有本。儿时尝习闻之。言刁氏自东晋时居镇江丹徒县,至宋世科甲继起,代有名人。族类滋繁,艺业不一。有为商设肆于泰兴邑北者,此刁家铺之名所自昉也。子孙昌大,遂成泰邑巨族。迄明季之乱,横征苛税。居街市者不堪其扰。我萱公旧有庄田在此乡。因构别业于横家垜河北,避征徭也。东作西成,则居于乡。岁时伏腊,仍归邑北。公殁卜吉于庄后双池垜。次子成公守墓于此。遂以别业为家焉。与邑北兄弟往来。后之子孙互相祭扫庆吊。至明室板荡,天兵南下。弘光降北,兵马冲锋。街市更难安居。栢公曾孙凤麟公始弃邑北祖产,亦依居此。同族之人,半皆流散。自此遂与刁家铺音问不通。代远年湮,无复可稽矣。先祖虑宗族滋大,不可无谱以统之。因遵欧阳公作谱之法,奉始迁之祖为祖,别为宗谱。凡远近之刁姓,非萱公一脉,悉未滥收。虽然吾刁姓宗派不一,源则一也。近如刁家輞刁家池岸,尊卑之等次尚分。远如西马之刁家庄,海陵何家梗之刁氏,保应县之刁姓,人物之兴衰互晓,虽皆大族多丁,各宗其宗无不本之刁家铺而分支者。正如浔江九派而源同岷山之义也。噫!欲合为一难矣。自先祖创谱,至今重修者三。皆余不惮辛勤,捱门蒐辑。务得实录,方付剞厥。兹者三修告竣,谱师问序。余以尊祖敬宗睦族亲亲之道,前序已详,无须复赘。惟始祖出处,原本讬为姑苏者,非实录也。因忆先祖耳授遗传,撰为实录小引,以弁于首。

峕维 

光绪四年岁次戊寅中秋上浣之吉 

十世孙佩珉谨志


刁氏重修族谱序

尹善谊

且夫人伦之道孝弟最先,治化之原睦姻为重。其所以讲明孝弟崇睦姻者,要非谱牒不为功。然而谱也者,布也。布陈其事而各散也。然而谱也者,又补也。补其遗漏而使之一统也。是谱之不可不创而谱之尤不可不修也明矣。谊本寒微,曾假馆于横家垜东隅复成庵。适刁氏重修谱牒,亦设局于此,与予馆相属焉。予馆课之暇,爰有刁君希模翁及诸君就馆闲谈。谓吾族刁氏,在昔东晋时居镇江丹徒县。迄宋时人材蔚起,亦登科甲。然代远族繁,俱不省记。自我先祖萱公徙居横家垜已数百年矣。凡创谱以来,精勤纂修,从无间断。及今之世去光绪戊寅重修之岁又十有六年矣。职在后人,何敢惮劳?于是重加厘订,去旧换新。庶伦纪不紊而支分派别之殊亦犁然各当矣。予曰:唯唯由是!事将告竣,因索序于予。予虽不文,然与刁氏有葭莩之谊,联桑梓之情,自维谫陋而义勿容辞。爰启函而读之。观其刁氏之族系出渤海。而凡名人硕士前序中俱详载之。谊固无庸缕述也。兹特见其殚精竭虑,将原原本本无不缕析分明,继继承承俱觉亲疏合体。上有以绍祖宗之德,下有以贻孙子之谋。岂不美哉!岂不美哉!况且明德之后必有达人。今刁氏积善已久,遗泽孔长。其后嗣子孙必有以肇兴也。夫是为序。

峕维 光绪十九年岁次癸巳孟秋上浣之吉

东雁岭居士姻晚邑庠生尹善谊拜撰


刁氏重修族谱序

杨麟祥

盖闻圣人之德必本人伦,尧舜之道不外孝弟。《书》曰:以亲九族,九族既睦。《礼》曰: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宗族由人伦而推雍睦,未昭即孝弟有所未尽。若是其何以能笃宗族乎!是非谱牒不为功。然则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史可以考文献而昭世代,谱可以辨昭穆而明本源。幸祖宗创之于前,待子孙修之于后也明矣。尝考刁氏一姓,昔渤海饶安之巨族。汉有刁韪为尚书,晋有刁协累官尚书仆射,又有刁荣为侍中。尚矣!至若为徐州牧者刁子都,浩然有山林志挂冠而归者刁约,称孝行者刁柔,称博学者刁冲,文明俱昭于史册。其所表见皆不虚也。及其后裔或散处于九州,如水行干溪而别派。或迁居于四海,如木生万干而分条。本根益茂,生齿益繁。不能一一绳贯珠联矣。吾泰邑东隅横家垜刁氏,诗礼传家,久推望族。六艺广博者有人,学堂高选者有人。一日,希猷先生携其家乘一帙来予馆中。予于繙阅之下且知其始祖萱公系刁家铺之嫡派。其后之子孙乐居于此。虽异地之相隔,本一脉之流传。迨年湮世远,此支遂致遗漏而不相联属耳。然而虽不能联族属于故宗,亦当另创诸谱牒。自纂创以来,重修已经数次,迄今又有二十一年矣。癸丑岁,希猷翁、希渊翁、勤业翁率其族中诸君油然生其孝弟之心,惕然懔夫尊卑之别。深报本,坚继述。逐日开丁,稽查生殁适配。上追祖宗之渊源,下纪子孙之派别。世系井然而不紊,规模昭然而有条。当谱事告竣,特委序于予。予性朴鲁而无文,何以能作谱序?予因刁氏与吾杨氏谊属通家,又兼吾与业翁深有宾东之爱。予固义勿容辞,珥笔成稿,谨志其大略云。由今而后,刁氏之子孙继继承承,吾当深为之厚望也!故勉为序。

民国二年岁次癸丑桂月 吉旦

同邑杨麟祥趾瑞氏拜撰


刁氏重修谱牒序

刁勤泽

尝考九族之亲纪于《虞书》,三族之别掌之《周礼》。古人以睦族为重昭然可见矣。欲知睦族之道,必赖谱牒之存。族大丁繁,散居各处。使无谱以详载之,联合之,则昭穆无以分,尊卑无以别,将视族人如路人矣。谱牒之攸关顾不重哉!吾横家垜刁氏族谱作于逊清道光之初,自道光五年至民国二年盖五修焉。今又三十年矣。生齿日繁,子姓益重。若不及时纂辑,则简断编残,缵承不易。年湮代远,稽考愈难。不诚大可虑耶!泽有鉴于此,乃集全族人公议重修。族人莫不乐从。因委泽主其事,泽不敢辞。既竣工,谨缀言于其末。曰:修谱者,所以承先启后继往开来者也。继承开启之道莫尚乎孝弟睦雍。生族人孝弟之心,敦族人雍睦之谊。则莫近乎!谱以其世系明而本源见也。夫木之枝叶多矣而其本则一,水之分流多矣而其源则一。一族之支派多矣而其始祖则一。吾族自居横家垜以来,子孙繁衍,虽今日之丁不下数千人。昔日非萱公一人乎?今日之大宗小宗不下数百家。昔日非萱公一家乎?自今日之数千人数百家言之,各人其人各家其家可也!自昔日之一人一家言之,各人其人各家其家可乎?是故谱之编年表明世系也,非徒编年表明世系也。眉山苏氏曰:观我谱者,孝弟之心可以油然生矣。油然生其孝弟之心,肫然敦其睦雍之谊。于是开函展卷,见某公葬于某邱某垄。而古墓之久未修也,则思有以祭扫之。见某支迁于某处。而音问之久未通也,则思有以亲近之。见创业者有某公,守业者有某公,今日之田园皆历艰难苦辛而遗焉者也,则思有以保守之。见乐善者有某公,好施者有某公,今日之余庆皆由祖功宗德而贻焉者也,则思有以继述之。触类而思,凡有以生孝弟之心敦雍睦之谊者皆一一躬行而实践之。则庶乎昔之作谱者不虚作,今之修谱者不虚修。而于承先启后继往开来之道亦庶乎无愧矣!泽不敏,愿从吾宗人后其勉勉于是也。

时维 民国三十一年岁次壬午季秋中浣之吉

十二世孙勤泽谨识


重修宗谱序

刁国栋

尝考吾氏姓源系出弘农。自有齐大夫竖刁,后世子孙遂以为氏焉。相传至今,代有名人,兹不举以眩耀世俗。第念吾始祖萱公由镇江丹徒迁泰以来,历年四百,传世十八。谱牒之创始于宗武公,重修于绍玉公,三修于佩璋公,四修于希模公,五修于希猷公。距今又三十余年矣。民十七,赤党肇乱,吾东乡遭红羊劫者八十余家。吾家庐舍及先人木主尽付一炬。彼时先大父文箎公尝谓:大劫之后,人事代谢,沧桑易变。宗族谱牒,宜勤加厘订。且创始由于列祖,修文责在后人。时以家训祠规先人事略等手泽相示。栋聆训之下,油然生生孝弟之思,屡欲冒昧纂修。奈萑苻不靖,猖獗频年。迁延至今又十余年矣。先是民二十,栋举办保卫团,以靖桑梓。经营三四年,备尝艰辛。后因锄奸遭忌,避居他乡,冷落天涯者五年有奇。及反,金刀族长、希渊公已仙去,先大父又西归。回忆人事沧桑之语,益信修谱之举不容缓也。况际此非常时期,国难日亟,更不知来日何似。倘再因循迁延,则流离失所者势必视宗族如路人;即分居散处者亦不知本源之所自。呜呼!其可也。今春勤、勤谟诸长者倡议修谱,栋虽不敏,敢不襄赞斯举?于是于秋间毅然随诸长者从不畏艰辛,挨户蒐辑,既成付梓刊印,分给各支。庶几使族人咸明尊祖敬宗亲亲睦族之道,咸知本源世系尊卑长幼之别。至于增建祠宇增置祠田,使祖宗栖息有所血食千秋,吾愿与族人共勉之。是为序。

中华民国三十一年仲秋之月

十六世孙国栋顿首拜撰


刁氏重修族谱序

李继群

予避地泰兴分界乡之次年,横家垜刁生勤谟及其族侄馀端不以予为无似时来问业焉。其后分界数有警,予尝避至横垜。因获见馀端之尊甫致均翁及其宗人耕全、伯仁、国栋。诸君类皆敦笃君子。每为予具食殷勤,慰留谊至厚也。而勤谟又屡冒险难,往分寓为予运诸书籍行李。暇则与其侄及同里刘生维政从予讲论,孜孜日夜不倦。若不知在丧乱之中者,予未尝不感诸君之笃于谊而嘉诸生之勇于学也。越二年,勤谟来予寓,以其家谱见示,且属为之序言。按刁氏之先为泰兴邑北之刁家铺人。明嘉靖隆庆间有萱公者始构别业于横家垜,后遂家焉。及逊清道光初,勤谟之高祖讳宗武者始创谱牒,则去萱公八世矣。自萱公以上,世代绵远,系别莫得而详。故横垜刁氏族谱断自萱公始焉。自清道光,历咸同光宣,迄民国二年,谱尝数四修纂,故源流支派绳贯珠联,无不井井。今则世传十八,丁踰千百。而去前修之岁又三十年矣。勤谟惧夫祖德之或忘,伦叙之或紊,而族姓因以弗亲也。于是与其宗人谋复修之,而推致均翁主其事。顾丧乱未已,乡里困穷,而生齿广衍,荡折离居,在所不免。则录丁鸠工等等盖有难于前世者。然吾观刁氏宗人既多敦笃君子,而勤谟又勇于任事,则能勉为其难,必然无疑也。抑吾犹有进者。《礼》曰: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诗》曰:毋念尔祖,聿修厥德。是则敬宗收族缘于尊祖。而尊祖无过修德矣。修谱其修德之一端乎。夫德莫大于仁孝。而横渠张子发仁孝之旨必推之于乾父坤母民胞物与焉。非故为高论,示人以难能也。盖学不造其极,德不求其至。则不能无偏。是故不知民胞物与而惟族姓之相属,则其于仁孝也或不免私其同而别其异,于是乎小则宗党系别之相争,大则华夷种族之相攻。往往因之起矣。虽然讲学修德固有其序。孟子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未有兄弟不亲而能亲其宗族,宗族不亲而能仁乎民物者。是则族谱之修,亦仁民爱物之造端也。况当海宇崩溃兵戎偪侧人民父子兄弟不相保之日,而乡党闾里犹有修明谱牒以尊祖敬宗收族为心者,不尤为空谷足音乎!顾余尚有前说者,第以勤谟之于讲学修德既有以造端矣。而其勇而能任,未尝以难自阻。实有足以造极之资,故以是朂之耳。又尝获见于其宗人君子将以就正焉。亦不敢不竭其愚也。至若刁氏世德积累之厚,贻谋燕翼之美,则前之诸序言之既详且观于今之多敦笃君子亦可见矣。无俟予之赘述焉。

时维民国三十一年岁次壬午季秋月下浣之吉

真州李继群拜撰


刁国富

自先祖宗武公创谱以来,历一百八十余年,先后六次重修。创谱于道光五年乙酉,继修于道光二十四年甲辰,三修于咸丰十一年辛酉,四修于光绪四年戊寅,五修于光绪十九年癸巳,六修于民国二年癸丑,七修于民国三十一年壬午。每次重修皆井井有条,纲目具明。后因文化革命被红卫兵到处抄收焚烧家谱禁止重修之故,自民国三十一年至今已六十四年未能重修,险些失传。此次由十六世孙国盛翁提出倡议重修宗谱,合族响应。并由太翁余开亲自主持,经耕琛、耕廉、耕素、耕龙、耕和、耕耀、伯襄、伯州、国康、国裕、家生等通力协作,搜集资料,精心整理,历时年余乃谱成,使吾宗谱得以传承。为之序。

又序

夫滔滔之水经江河流百川,汇聚大海。茫茫连天,其源自青藏;又如树高参天,百千杈枝,万千条缕,乃由其根生杆而长成其势。宗族亦然。吾宗始于萱公,传于柏公成公……子传孙,孙传子;子又传孙,孙又传子;相传一十九世。人口众多,子孙如云。追其始源乃萱公也。何以知之耶?阅之宗谱自明矣。何要修宗谱?其理亦在于此也。是以追宗认祖、传承后代之举也。亦为之。

公元二零零六年丙戍五月十六日

十六世孙货郎桥国富顿首


第八次重修宗谱序(节录)

刁国富

有人说,重修宗谱有啥用?君言差矣。往大处说,是吾中华几千年来的文明传承。往小处说,通过修家谱能知道自己根在何处,使族人更加团结。又有人说,吾族距上次修谱仅十余年,没有重修之必要。此言虽不谬,但上次重修家谱与民国三十一年相距六十余年,多有因记不清而失考者,成为永久之遗憾。再者上次所有参修人员均未修过家谱,难免出现谬误之处。借此重修之机进一步完善耳。叨唠几句闲言,权当为序。

公元二零一七年岁次丁酉夏前六月十八

十六世孙货郎桥国富顿首



积善堂历代名人录


 江苏泰兴横垛刁氏始祖刁萱,字裔铉。太学生。公原籍姑苏。时遭燕王兵乱,公之远祖乃携家属避乱迁居邑北刁家铺。至明末,公又徙居永丰镇东北乡横家垛(今江苏省泰兴市古溪镇横垛村)。后世子孙因刁家铺宗谱失修,重立家乘。奉公为始迁之祖。盖传言也。配刘氏。夫妇合葬于双子垛。东南向。子二:栢,成。截止二○一七年,子孙繁衍十九代。自十六世起,启用下列字辈:国家祯祥,积德永昌。

2017年版《延令刁氏宗谱》载《始祖萱公遗像》:故里云遥,别洒异乡之泪;乐郊是适,重开燕翼之谋。念桑梓而靡依唯承兄教;尚节俭以治家永绥先猷。筑室于兹,百世流休。

十二世刁勤泽倡建祠堂,历时三月,于乙亥年(1936年)腊月廿二日落成。命名积善堂。2017年版《延令刁氏宗谱》载《创祠记》:人子之报本反始尊祖敬宗也,必以安先灵永禋祀为重。然则建祠尚矣。忆吾刁氏自始祖萱公徙居横家垜以来,已历十有八世。子孙虽日臻昌炽而宗祠尚未建设。是以值春秋祭祀之日,礼久缺矣。所谓报本反始尊祖敬宗者安在乎!此吾刁氏宗祠之所由创也。然吾刁氏宗祠欲创有年,惜倡首无人耳。乃吾父痛宗祠之未建,春秋失祀已久。私计吾族人皆有屋舍安居,独祖若宗反无享祀之所,此岂子孙所忍坐视者耶!故毅然决然于民国廿五年秋首任创祠之责,遂招集族人计议筹备一切。族中勤墉、馀囊、伯元诸人以倡首,有人皆竭力襄助。族兄馀囊尤为慷慨,首助祠基二亩,洵创祠之一助也。兴工之时,正值初冬。吾父风霜不辞,鸠工庀材。经营三阅月,迨十二月廿二日始落成瓦房三间,稍安祖宗之灵。其后犹思续创三间,置备祭具。奈时世多艰,厥志未遂。此祖宗之不幸,亦吾父生平之憾事也。然宗祠规模粗具,祖宗馨香,有待报本反始尊祖敬宗亦庶几矣。其续创之思俟治象隆时,端愿与诸族人共勉,以竟吾父之志,且尽人子之孝心。当亦诸族人所乐从也。今奉吾父及诸族人命,谨作是记,以志其颠末云尔。——民国三十一年岁次壬午季秋下旬之吉 十三世孙馀端谨志

宗祠竣工以后,有数人捐赠田产,供积善堂耕种或租佃,收益用于祠堂维修和春秋祭祀费用。

2017年版《延令刁氏宗谱》载《祭田志》:尝思国君有牛享,大夫有羊馈,士有鸡豚之奠,庶人有鱼炙之荐。自天子达于庶人,莫不以祭为重也。苟无祭田之置,何有牺牲之供?兹有希金之妻戎氏同媳申氏所䞄之田,暂停数年之祭,以俟生息之繁,或作建祠之费,或为祭祀之资。待后族中有仗义之君子或䞄舍或捐买,俱载明于谱牒,以表扬于后世。俎豆千秋,永言子孙之孝思。蒸尝百世,以报祖宗之深恩。作《祭田志》。


 二世刁栢,萱公长子。配秦氏。夫妇合葬于父茔。子一:思塘。2017年版《延令刁氏宗谱》载《栢公遗像》:百世争荣,独耐秋霜。所生一子,赐号思塘。子孙继继,世泽孔长。布诸家乘,百世流芳。


 二世刁成,萱公次子。配钱氏。夫妇合葬于父茔昭穴。子二:公昇,公辅。

2017年版《延令刁氏宗谱》载《成公遗像》:笃志书田,游心艺圃。友爱是敦,孝事父母。重振家声,绵世悠久。所生二子,公昇公辅。


 三世刁思塘,栢公子。配邵氏。夫妇合葬于祖茔。子一:文秀。

2017年版《延令刁氏宗谱》载《思塘公遗像》:光明磊落,崇实黜华。父慈子孝,敬爱莫加。先畴力服,丕振其家。壎箎迭奏,大被堪夸。天夺其嗣,令人咨嗟。


三世刁公昇,成公长子。配蒋氏。夫妇合葬于父茔穆穴。子一:文焕。

二弟刁公辅,配马氏。夫妇合葬于父茔次穆。子嗣失记待考。


 四世刁文秀,思塘公子。配王氏。夫妇合葬于祖茔。子一:凤麟。

2017年版《延令刁氏宗谱》载《文秀公遗像》:文采风流,独擅延令之毓秀;清超意致,永炽泰邑之家声。绍承先业,读也耕。布诸谱牒,佑启后人。


四世刁文焕,公昇公子。配王氏。夫妇合葬于庄后老鹳树。乾山巽向兼亥巳分金。子一:贵麟。

2017年版《延令刁氏宗谱》载《文焕公遗像》:温文尔雅,焕然成章。克守先业,耕读两行。天年早逝,生子炽昌。传家清洁,万代流芳。


 五世刁凤麟,生于明万历卅七年(1609年)十月廿日,卒于清康熙年五年(1666年)十月十二日。文秀公子。公襁褓失父,龄年丧母。壮年创业中兴。故自公以上生卒俱不得其详。配陈氏。夫妇合葬于汊口。亥山巳向。子一:近山。

2017年版《延令刁氏宗谱》载《凤麟公遗像》:谷课早完兮安居村庄。父子协力兮其话农桑。勤俭持家兮图谋甚长。布诸宗谱兮千载名扬。


 五世刁贵麟,生于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冬月初五日,卒于雍正二年(1724年)冬月廿日。文焕公子。配任氏。夫妇合葬于老鹳树父茔昭位。乾山巽向。子三:立山,金山,岐山。

2017年版《延令刁氏宗谱》载《贵麟公遗像》:德盛仁熟,理明义精。尔田尔宅,以经以营。绍先人之成规,恹增前绪。肇燕翼之贻谋,垂裕后昆。


六世刁近山,生于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六月十四日,卒于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二月初七日。凤麟公子。配钱氏。夫妇合葬于汊口父茔。亥山巳向。子二:文甫,纯甫。


六世刁立山,贵麟公长子。配祝氏。夫妇合葬于老鹳树父茔穆位。子二:龙江,龙池。

三弟刁岐山,配钱氏。夫妇合葬于祖茔次穆。子三:龙海,龙溪(失记待考),龙潭。


六世刁金山,字文彩,生于清康熙廿六年(1687年)二月廿四日,卒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七月廿二日。贵麟公次子。配王氏。夫妇合葬于祖茔次昭。子二:宜正,宜纯。


七世刁文甫,生于清康熙五年(1666年)八月十九日,卒于乾隆六年(1741年)二月十三日。近山公长子。配印氏。嗣子:宏选。

二弟刁纯甫,生于清康熙十年(1671年)四月廿七日,卒于雍正五年(1727年)闰三月廿四日。配申氏。夫妇合葬于庄后双子垛。壬山丙向。子二:宏达,宏选(出嗣)。


七世刁龙江,立山公长子。配蒋氏。夫妇合葬于庄东尹家垛子。东南向。子三:公然,信宽,敏惠(失记待考)。

二弟刁龙池,生于清康熙卅五年(1696年)三月初三日,卒于乾隆廿一年(1756年)五月初九日。配任氏。夫妇合葬于锅底凹。西南向。子一:宗华。


七世刁宜正,生于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七月十三日,卒于乾隆丙午年(1786年)腊月初一日。金山公长子。配姚氏。夫妇合葬于庄后沟阴匡老鹳树父茔东边。子二:宗锡,宗选。

二弟刁宜纯,生于雍正十年(1732年)五月廿日,卒于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十月初一日。配钱氏。夫妇合葬于横家垛庄北文秀匡蝗虫垛沟北三亩内。巽山乾向。子六:宗文,宗武,宗周,宗兴,宗盛,宗德。女一适何。


七世刁龙海,岐山公长子。配钱氏。夫妇合葬于祖茔。子一:宗爵。

三弟刁龙潭,生于雍正六年(1728年),卒于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八月十六日。配黄氏。夫妇合葬于庄东格子下。东南向。子二:宗富,宗荣。女二:长适王。次适李。


八世刁宏选,生于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三月廿五日,卒于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腊月初六日。纯甫公次子。文甫公继子。配朱氏。夫妇合葬于祖茔。子一:徵音。


八世刁宏达,生于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九月十九日,卒于乾隆廿三年(1758年)十月初一日。纯甫公长子。配尹氏。夫妇合葬于庄西。辛山乙向。子二:宫音,商音。义子:又其。


八世刁公然,龙江公长子。配吕氏。夫妇合葬于尹家垛子。东南向。子一:羽音。

二弟刁信宽,生于清雍正二年(1724年)十月初六日,卒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四月十一日。配祝氏。继陈氏。夫妇合葬于庄东。东南向。子二:金音,石音。女一适吴。


八世刁宗华,生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腊月十九日,卒于嘉庆十年(1805年)四月廿日。龙池公子。配邹氏。夫妇合葬于庄后眼镜田。巽山乾向兼巳亥三分分金。子三:绍文,绍周,绍成。女二:长适王。次适吴。


八世刁宗锡,生于清乾隆二年(1737年),卒于嘉庆十一年(1806年)正月十五日。宜正公长子。配顾氏。夫妇合葬于庄东野屋基。东南向。立胞弟宗选长子绍乐为嗣。

二弟刁宗选,生于乾隆十八年(1753年)腊月初八日,卒于嘉庆十年(1805年)八月十六日。配姚氏。夫妇合葬于野屋基。东北向。子五:绍乐(出嗣),绍宏,绍有,绍馀,绍殿。


八世刁宗文,生于清乾隆廿二年(1757年)七月十八日,卒于嘉庆十七年(1812年)正月十一日。宜纯公长子。配钱氏。夫妇合葬于庄后二亩内。庚山甲向兼卯酉分金。子三:绍魁,绍琴,绍珍。女一适姚。

三弟刁宗周,生于乾隆廿九年(1764年)正月廿三日,卒于道光三年(1823年)五月廿三日。配周氏。夫妇合葬于宅西沟阴匡二亩内。卯山酉向。子一:绍年。女一适袁。

四弟刁宗兴,生于乾隆卅一年(1766年)三月廿八日,卒于嘉庆廿一年(1816年)五月初三日。配许氏。夫妇合葬于父茔北边。子三:绍祥,绍鼎,绍明。

五弟刁宗盛,生于乾隆卅六年(1771年)八月十七日,卒于嘉庆十一年(1806年)腊月十五日。配刘氏。夫妇合葬于父茔南边。甲山庚向。子二:绍坤(无嗣),绍珠(一女无子)。

六弟刁宗德,生于乾隆四十年(1775年),卒于嘉庆十八年(1814年)正月初十日。配吴氏。夫妇合葬于长兄茔穆穴。子二:绍廷,绍赞。女一适尹。


 八世刁宗武,生于乾隆廿六年(1761年)七月廿七日,卒于道光廿六年(1846年)九月初六日。宜纯公次子。恩赐粟帛。道光五年(1825年)创修宗谱。道光廿四年(1844年)主持重修宗谱。配钱氏。夫妇合葬于复成庵后荷包垛下六亩内。亥山巳向。子三:绍思,绍齐,绍玉。女一适孟。

2017年版《延令刁氏宗谱》载《宗武公遗像》:人间高寿堪夸,恩赐粟帛孔嘉。想是前生修到,于今创业起家。守财不为财累,饮酒勿使酒赊。设有香山遗老,与之共话桑麻。——愚再晚袁琦拜赠   

2017年版《延令刁氏宗谱》载《宗武翁赞》:老翁福寿双全,生平德业可传。自幼中和处世,半身孝弟力田。居然夫妇偕老,最喜儿孙俱贤。似此精神矍铄,必登期颐之年。——姻教弟印明达拜赠


八世刁宗爵,生于清乾隆九年(1744年)六月十九日,卒于嘉庆六年(1801年)九月廿九日。龙海公子。配李氏。夫妇合葬于祖茔。子二:绍康(二女无子),绍益(无嗣)。


八世刁宗富,生于清乾隆廿八年(1763年)六月廿六日,卒于道光廿二年(1842年)正月十三日。龙潭公长子。葬父茔次穆穴。

二弟刁宗荣,生于乾隆卅八年(1773年)五月廿五日,卒于道光十二年(1832年)九月十二日。配樊氏。夫妇合葬于父茔穆穴。子一:绍纲。


九世刁徵音,生于清乾隆廿三年(1758年)七月九日,卒于嘉庆十六年(1811年)三月初八日。宏选公子。国学士。配姚氏。夫妇合葬于邵家垛。辛乙山向兼卯酉分金。子四:士宜,士林,士良,士旺。

2017年版《延令刁氏宗谱》载《徵音公赞》:美哉徵公!为人最良。居家勤俭,先业克昌。存心忠厚,羡慕一乡。特赞一词,数世犹香。——邑庠生黄履吉拜撰  

2017年版《延令刁氏宗谱》载《赞》:表表徵公,德无以加。谦和处世,孝友传家。不畏强暴,不侮鳏寡。千秋以后,令人心写。——姻晚庠生丁墉拜撰


九世刁宫音,生于清乾隆二年(1737年)正月廿六日,卒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六月廿四日。宏达公长子。葬庄西。辛山乙向兼卯酉分金。配申氏。他适。立胞弟商音次子士立为嗣。

二弟刁商音,生于乾隆六年(1741年)三月初五日,卒于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五月十一日。配钱氏。夫妇合葬于本庄沟西田祖茔。子五:士尧,士立(出嗣),士贤,士成,士俊。


九世刁又其,生于清雍正元年(1723年)腊月十五日,卒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二月初三日。宏达公义子。配何氏。夫妇合葬于本庄西北四亩吴秀匡。甲山庚向兼申庚寅分金。子一:守谟。


九世刁羽音,生于清乾隆四年(1739年)九月初四日,卒于嘉庆三年(1798年)五月十五日。公然公子。配苏氏。夫妇合葬于庄北横田。艮山坤向。子一:士礼。


九世刁金音,字文彩,生于清乾隆卅年(1765年)二月十九日,卒于道光二年(1822年)冬月廿日。信宽公长子。配王氏。夫妇合葬于河东短四亩下秧田。巽山乾向。子二:佩琏,佩瑚(出嗣石音)。女四:长适邑庠生袁瑚。次适李。三适吕。四适钱。

2017年版《延令刁氏宗谱》载《金音公传》:刁公讳金音,字文彩。瑚之岳父也。值四十生辰,瑚随父踵门谒贺。始承玉颜亲芝范,知为有德人也。后瑚负笈四方,常来舍顾问。虽半子不异亲子矣,盖其生平。敦友谊,友之空乏者必周之。重亲情,亲之困穷者恒济之。至今犹载口碑焉。德配王氏孺人,精五饭,羃酒浆,养舅姑,缝衣裳,亦嘉耦也。始产二男,尝延师课其学业。继生四女,亦使姆教以织纴。当闲居无事时,每对子侄辈曰:族兄援例入成均,家道渐裕。长婿读书游黉序,素愿果偿。尔曹不耕胡以富耶?不读胡以贵耶?是以后生共仰为楷模,同里咸钦其正直。不意寿近六旬,遽以疾终。藉令耄耋期颐,遐龄克享。当更有可为称扬者,然而已足觇大概矣。彼生前赫赫,身后泯泯。里巷之间,不可枚举。故人无善行,虽生直视同木偶;人有积德,即没犹奉若金仙。岳父好义如彼,治家如此。瑚心识之,不能一日忘。《诗》曰:虽无老成人,尚有典刑。其当之而无愧欤!兹因刁氏族谱将成,略掇数言于首并赘以赞。赞曰:风俗淳朴,转移有人。维公德茂,乡曲称仁。肫诚诫后,夙夜厪神。幽光发越,奕世弥新。——大清道光五年岁次乙酉阳月上浣之吉 愚子婿邑庠生袁瑚百拜撰


九世刁石音,信宽公次子。配顾氏。夫妇合葬于祖茔。立胞兄次子佩瑚(子二:希明,希纯)为嗣。


九世刁绍文,生于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二月初八日,卒于嘉庆十五年(1810年)三月廿八日。宗华公长子。配钱氏。夫妇合葬于祖茔。子一:佩珍(嗣子:希泰)。

二弟刁绍周,生于乾隆四十年(1775年),卒于嘉庆廿二年(1817年)三月十六日。配祝氏。继任氏。续武氏。与祝氏合葬于祖茔。子一:大鹏(武出)。

三弟刁绍成,生于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卒于嘉庆九年(1804年)七月十二日。葬父茔。配钱氏。葬于王家庄杨梅垛。西南向。子一:佩林。


九世刁绍乐,生于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九月廿日,卒于道光十九年(1839年)八月廿五日。宗选公长子,宗锡公嗣子。配萧氏。夫妇合葬于父茔。坤山艮向。子嗣失记待考。


九世刁绍宏,生于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六月十六日,卒于道光十七年(1837年)正月廿九日。宗选公次子。配谢氏。夫妇合葬于祖茔东三亩内。子二:士高,志高。

三弟刁绍有,生于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四月廿四日,卒于道光廿三年(1843年)七月初七日。配朱氏。夫妇合葬于九亩垛。乙山辛向。子一:佩武。

四弟刁绍馀,生于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七月初九日,卒于道光卅年(1850年)冬月十三日。配张氏。夫妇合葬于杨家格。西北向。子二:佩芝(三女无子),佩兰(一女无子)。

五弟刁绍殿,生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七月初九日,卒于同治十年(1871年)四月十八日。配孙氏。夫妇合葬于庄东野屋基兄茔北边。庚山甲向。子三:佩玉,佩文,佩德。


九世刁绍魁,生于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七月十八日,卒于道光廿一年(1841年)冬月初七日。宗文公长子。与高氏合葬于西岭子西首。甲山庚向。配顾氏。葬钱家格东首下二亩内。西北向。葬钱家格南首下二亩内。继顾氏。续高氏。子二(高出):佩瑞,佩

二弟刁绍琴,生于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六月十六日。配萧氏。夫妇合葬于西岭子七亩内。无嗣。

三弟刁绍珍,生于嘉庆五年(1800年)八月初七日,卒于道光廿一年(1841年)八月初二日。配钱氏。夫妇合葬于野屋基北首。丙山壬向。子一:佩玨。


九世刁绍思,生于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十月廿六日,卒于道光十九年(1839年)五月初四日。宗武公长子。配顾氏。生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腊月十八日,卒于咸丰十一年(1860年)九月廿五日。夫妇合葬于西官垛龙坝口河南六亩内。巽山乾向。子三:佩荣,佩华,佩瓀。女一适国学生袁璠。

2017年版《延令刁氏宗谱》载《恭祝岳母顾老孺人八十大寿》诗二首:宾婺腾辉映大椿,群来戚属庆生辰。西池金母欣同侣,东海麻姑许结邻。岁记两番书己亥,欢传五夜守庚申。惭余半子情多歉,敬折梅花当席珍。其二:梅香雪白两相欢,八秩筵开识岁寒。列锡耄年延复算,人埀黄髮劝加餐。徽音直欲绳钟郝,閫范何曾玷孟桓。待到期颐重进祝,仍赓四腤写新翰。——子婿国学生成珠袁璠百拜撰   

二弟刁绍齐,生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二月十八日,卒于道光十九年(1839年)四月廿七日。与印氏合葬于庙后荷包垛下六亩内父茔昭穴。亥山巳向兼丁巳分金。配孟氏。葬庄北汊口。亥山巳向。继印氏。子三(印出):佩璋,佩瑉,佩琎。

三弟刁绍玉,生于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五月廿四日,卒于同治三年(1864年)八月初二日。道光廿四年(1844年)倡修族谱。咸丰十一年(1861年)主修族谱。配王氏。副顾氏。三柩合葬于周家垛十亩内。亥山巳向兼壬丙分金。子一:佩芳。

2017年版《延令刁氏宗谱》载《绍玉翁赞》:心地正直,局量恢宏。孝顺父母,友敬弟兄。子侄被其渥洽,亲邻沐其恩情。四远慕若霖雨,一方倚作权衡。交游不厌,食客常盈。君子曰:此公有孟尝之风。斯其行止,宜表宜旌。——眷弟印明远拜赠   

2017年版《延令刁氏宗谱》载《绍玉翁知足斋记》:刁翁绍玉潇洒人也。立身无伪,守己不阿。凡里中有纷争不决事,则高谈雄辨而为之区分。故宗族乡党咸重之。翁亦人杰也哉!予以累世旧好馆谷伊家,诲彼子侄孙男。因于翁之行止得熟悉之。平居上而事亲,脂膏滫瀡之必备。下而抚幼,恩勤鞠育之弥深。为人若此,其庶几乎!夫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当其家业丰隆门庭鼎沸起居饮食无人而不自得焉。尝谓知足者常乐。因于宅外构茅舍数椽,日处其中以消遣。世虑名之曰知足斋。斋近通衢,所以商贾行旅,宾客往来,皆得交游而聚谈。内设榻一张,棋一局,酒一壶,晏如也。闲来效商山之乐,兴到慕太白之风。岂习俗之移人哉!于今乃睹翁之志矣。夫人各有志,谁能相强翁之勤耕种乐朝夕,虽淡泊无为可也!然于宗族大事,犹争先恐后不惮鼎力以自任。兹刁氏之纂修宗谱,虽通族醵财以襄事,其余种种小费预储不匮,微夫人之力岂易及此乎!谱板安于知足斋中。事将告竣,因不惴荒芜,而于翁之行事为人乃至乐为之记云。峕维道光廿四年岁次甲辰中秋月谷旦——愚晚成珍袁琦顿首拜撰


九世刁绍年,生于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五月初十日,卒于嘉庆廿一年(1816年)七月廿九日。宗周公子。配尹氏。夫妇合葬于父茔。子一:佩环。


九世刁绍祥,生于清乾隆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六月廿九日,卒于咸丰七年(1857年)八月十九日。宗兴公长子。葬外河东小瓢池口七亩内。北向。配许氏。三祧子:佩岐。

二弟刁绍鼎,生于乾隆六十年(1795年)七月廿四日,卒于咸丰五年(1855年)腊月初三日。葬兄茔。同向。配尹氏。继李氏。三祧子:佩岐。

三弟刁绍明,生于嘉庆七年(1802年)五月十六日,卒于同治元年(1862年)四月十三日。配吉氏。夫妇合葬于外河东小瓢池七亩内。西北向。子一:佩岐。


九世刁绍廷,生于清嘉庆六年(1801年)腊月廿四日,卒于咸丰十年(1860年)五月十六日。宗德公长子。与原配姚氏合葬庄后三岔上三亩内。西北向。配姚氏。继姚氏。子二(继配姚出):佩凤,佩仪。

二弟刁绍赞,生于嘉庆十二年(1807年)九月初二日,卒于咸丰年(1857年)五月初二日。葬横家垛河南西北八亩内。酉山卯向。配尹氏。子二:佩玺,佩琛


九世刁绍纲,生于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七月廿七日,卒于光绪十六年(1890年)三月十七日。宗荣公子。配王氏。夫妇合葬于祖茔再穆穴。子三:佩高,佩洪,佩瑶


十世刁士宜,生于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三月廿日,卒于嘉庆廿年(1815年)二月卅日。徵音公长子。配汪氏。夫妇合葬于关公田内。子四:希珊(子一:勤泰生馀九),希瑚(子一:勤同生馀德、馀盛),希璠(子二:勤沛兼祧子馀芳,勤汉出嗣希海生馀芳),希琦(失记待考)。

二弟刁士林,生于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腊月廿一日,卒于道光卅年(1850年)四月初七日。道光五年(1825年)和道光廿四年(1844年)两次协修宗谱。配蔡氏。子三:希高(子一:勤德生馀成、馀能、馀仁。馀仁兼祧勤文、勤相),希遐(嗣子勤文兼祧子馀仁),希庆(子三:勤文出嗣希遐,勤武失记待考,勤相兼祧子馀仁)。

2017年版《延令刁氏宗谱》载《士林翁赞》:兰生幽谷,无人自芳。玉产名山,抱璞何伤?德成不毁,没世弥昌。瓜瓞麟趾,子孙发祥。——邑庠生黄履吉拜撰   

2017年版《延令刁氏宗谱》载《赞》:外刚内直,行洁志芳。初振衣乎千仞,忽继响于高冈。朋侪钦其雅量,里闬服其担当。孝言无音于昆弟,文华腾誉乎词场。令德自膺繁祉,诚哉何用不臧?——姻晚庠生丁墉拜撰

三弟刁士良,生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七月廿三日,卒于咸丰八年(1858年)。道光五年(1825年)和道光廿四年(1844年)两次倡修宗谱。配何氏。继夏氏。续姚氏。子一:希湘(夏出。子嗣失记待考)。

2017年版《延令刁氏宗谱》载《士良翁赞》:良翁生平堪夸,处世居心无差。承先孝弟为本,启后勤俭持家。对客酌之斗酒,呼邻啜以椀茶。一乡共称善士,想望风采孔嘉。——邑庠生黄履吉拜赠    2017年版《延令刁氏宗谱》载《赞》:生平酒量堪夸,遇友百壶频加。时至筑场纳稼,闲来种竹栽花。架上图书籖满,宅边桑柘影斜。谚云半耕半读,翁乃以之传家。——姻晚庠生丁墉拜撰

四弟刁士旺,生于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腊月初一日,卒于嘉庆廿三年(1818年)二月十六日。配蔡氏。继钱氏,他适。子一;希海(蔡出。嗣子馀芳兼祧勤沛)。


十世刁士立,生于清乾隆廿八年(1763年)九月初九日,卒于道光廿五年(1845年)六月初八日。商音公次子,宫音公嗣子。恩赐粟帛。配尹氏。子四:希曾(子一:有庆生馀棠),希雍(子三:勤凤生馀泰、馀昌、馀三,勤功生馀隆、馀高、馀深,勤裕生馀旺、馀兴、馀栢、馀业),希怀(子二:勤乐嗣子馀善,勤和生馀善、馀玉),希松(子一:勤益生馀寿、馀福、馀全)。

长子刁希曾,生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六月廿六日,卒于咸丰十一年(1861年)九月初七日。士立公长子。恩赐粟帛。配高氏。子一:有庆。

次子刁希雍,生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十月廿五日,卒于同治元年(1862年)正月十五日。恩赐粟帛。配孙氏。子三:勤凤,勤功,勤裕。


十世刁士尧,生于清乾隆廿六年(1761年)九月十五日,卒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七月初十日。商音公长子。配陈氏。夫妇合葬于父茔。子二:希源(子一:勤奎生馀辉、馀疆、馀勣、馀祥),希盛(子二:勤有生馀魁、馀水、馀广、馀宝、馀文,勤馀生馀万、馀春、馀朝)。

三弟刁士贤,生于乾隆卅三年(1768年)二月初四日,卒于嘉庆六年(1801年)六月十五日。配何氏。夫妇合葬于祖茔。子一:希坤(子二:勤学生馀庆,勤发生馀盛、馀彩、馀藻、馀宾)

四弟刁士成,生于乾隆卅九年(1774年)七月十三日,卒于道光九年(1829年)冬月廿四日。配尹氏。夫妇合葬于西新茔。子一:希章(子一:勤读生馀奉、馀良)。

五弟刁士俊,生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五月初三日,卒于嘉庆廿五年(1820年)四月初六日。配张氏。夫妇合葬于庄后双池垛南首第二茔。子二:希鹏(子一:勤耕嗣子馀学),希鹄(子二:勤华生馀峰,勤荣生馀宽、馀学)。


十世刁守谟,生于清乾隆二年(1737年)十月初一日。又其公子。配钱氏。夫妇合葬于庄北。东南向。子一;和淩(子二:春有生馀功。富有无嗣)。


十世刁士礼,生于清乾隆卅八年(1773年)二月十二日,卒于道光廿年(1840年)腊月廿七日。羽音公子。配李氏。夫妇合葬于父茔。丑山未向兼艮坤分金。子一:希如(无嗣)。


十世刁佩琏,生于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五月十四日,卒于道光十六年(1836年)八月初五日。金音公长子。道光五年(1825年)参与创纂宗谱。配王氏。继王氏。立胞弟佩瑚次子希纯为嗣。

2017年版《延令刁氏宗谱》载《佩琏翁赞》:秉性刚强,居心忠直。排难解纷,殚思竭力。喜出言之惟公,欣作事之有则。乡隅不可无此人,宗族亦皆沐其德。


十世刁佩瑚,生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十月卅日,卒于道光廿一年(1841年)七月廿九日。金音公次子,石音公嗣子。配钱氏。继钱氏。子二(继配出):希明(双祧子勤遑生馀囊),希纯(出嗣佩琏。子勤遑生馀槖)。

2017年版《延令刁氏宗谱》载《佩瑚翁赞》:士睿其名,佩瑚乃号。实行堪嘉,虚声弗盗。人或桃投,己斯李报。我仪图之,胡不慥慥?


十世刁佩珍,生于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七月初十日。绍文公子。嗣子:希泰(双祧子勤杰生馀俭)。


十世刁大鹏,生于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冬月十二日,卒于同治十二年(1873年)四月初八日。绍周公子。配钱氏。夫妇合葬于王家庄东北长兴旺里。东南向。子一:希豪(嗣子勤煦生馀明、馀德)。


十世刁佩林,生于清嘉庆甲子年正月初一日,卒于光绪庚辰年腊月十二日。绍成公子。配周氏。夫妇合葬于西北关公田北二亩内。乙山辛向兼辰戍分金。子六:希金(子二:勤宏嗣子馀崑,勤书出嗣希箎),希瑞(勤杰兼祧希泰生馀谨,勤煦出嗣希豪),希泰(出嗣),希庚(子二:勤勋生馀章,勤照生馀士、馀农、馀宫、馀商),希箎(嗣子勤书生馀崑、馀池、馀碣、馀石),希年(子二:勤泽生馀端,勤芝生馀庭、馀栋、馀梁、馀智)。


十世刁士高,生于清嘉庆廿二年(1817年)十月初九日,卒于光绪八年(1882年)九月十六日。绍宏公长子。配宗氏。夫妇合葬于庄北韩家湾林子上六亩内。壬山丙向兼丁亥丁巳分金。子二:希选(子二:勤广生馀考、馀悌出嗣、馀廉,馀节,勤进嗣子馀悌)。

二弟刁志高,生于道光二年(1822年)冬月廿二日,卒于光绪十二年(1886年)三月初十日。配孙氏。副室王氏。三枢合葬于西北十亩内。巽山乾向。子一(孙出):希贵(子一:勤邦生馀来、馀东)。


十世刁佩武,生于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二月十四日,卒于光绪廿七年(1901年)八月廿日。绍有公子。配姚氏。夫妇合葬于团生六亩内。甲山庚向。子二:希端(双祧嗣子勤福生馀裕),希严(子一:勤福兼祧希端生馀裕)。


十世刁佩玉,字德高,生于清嘉庆廿五年(1820年)二月廿三日,卒于光绪十六年(1890年)十月初八日。绍殿公长子。光绪四年(1878年)协修宗谱。配钱氏。子三:希华(子二:勤国生馀粟、馀帛、馀思,勤贡生馀祯、馀益),希凤(出嗣佩文),希称(子三:勤金生馀选、馀楼,勤宙生馀厚,勤宇生负伤瑞、馀同、馀雍)。

2017年版《延令刁氏宗谱》载《佩玉翁赞》:翁之才学,出类超群。重修家谱,玉振家声。瓜瓞绵绵,万派齐分。典型具在,以垂后昆。

二弟刁佩文,生于道光十年(1830年)二月廿六日,卒于咸丰元年(1851年)冬月十四日。葬于湾冲子。西南向。配孙氏。嗣子:希凤(子三:勤寅嗣子馀耕早亡,勤宽生馀耕出继勤寅、馀读早亡、馀家早亡、馀达未婚,勤礼二女无子)。

三弟刁佩德,生于道光十三年(1833年)二月初六日,卒于光绪廿九年(1903年)九月十五日。配尹氏。夫妇合葬于庄后鸭子田五亩内。辛山乙向。子二:希香(子二:勤恩生馀勇、馀猛,勤嵩生馀云),希富(失记待考)。


十世刁佩瑞,生于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六月初七日,卒于光绪廿六年(1900年)七月初四日。绍魁公长子。配尤氏。夫妇合葬于父茔。子一:希康(子三:勤虎生馀文,勤林生馀武,勤懋无嗣)。

二弟刁佩璠,生于道光十五年(1835年)三月廿一日,卒于光绪廿年(1894年)二月十八日。葬父茔。配尹氏。以胞兄之子希康为双祧子。


十世刁佩玨,生于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三月十八日,卒于民国六年(1917年)冬月廿日。配高氏。继尤氏。三柩合葬于西岭子七亩内。乙山辛向兼辰戍分金。子二:希铨(高出。子三:勤龙生馀富、馀贵、馀香,勤章出嗣希铠,勤山早亡),希铠(尤出。嗣子勤章生馀川,馀流,馀海)。


十世刁佩荣,生于清嘉庆八年(1803年)二月初四日,卒于咸丰八年(1858年)七月廿七日。绍思公长子。配钱氏。继谢氏。子六(钱谢各出三):希成(子四:勤业生馀兆、馀惠、馀泽,勤富未婚,勤珍出嗣希同,勤罔嗣子馀惠),希同(嗣子勤珍生馀贵、馀道、馀美),希清(子二:勤饶生子馀岩、嗣子馀和,勤丰生馀 和、馀灿),希锦(子三:勤爵生馀义、馀礼、馀信、馀积,勤禄生馀恭、馀敬、馀敏,勤隆嗣子馀恭),希银(子一:勤果嗣子馀义,希虎(未婚)。

2017年版《延令刁氏宗谱》载《佩荣翁赞》:荣翁英雄气概,生来体貌魁梧。也知读书教子,不喜喝雉呼卢。治外更兼治内,无诈自尔无虞。但解有酒当醉,乘兴便酌一壶。

二弟刁佩华,生于嘉庆十一年(1806年)腊月十三日,卒于咸丰十一年(1861年)冬月廿五日。配刘氏。子二:希贤(子七:勤修生馀京、馀正,勤慎出嗣希朝,勤德生馀清、馀河、馀湖,勤言生馀官,勤元嗣子馀正,勤甫生馀馥,勤春生馀容、馀晔、馀伦、馀廷、馀典),希朝(嗣子勤慎生馀田)。

2017年版《延令刁氏宗谱》载《佩华翁赞》:名华实亦华,佩华自堪嘉。耕耘无他慕,只求滿篝车。不爱琴棋书画,惟喜瓜果桑麻。若问酤酒何处,此翁即是酒家。

三弟刁佩瓀,生于道光元年(1821年)三月初五日,卒于光绪丙子年(1876年)闰五月初六日。配钱氏。副陈氏。子二:希储(钱出。双祧嗣子勤岳生馀安),希接(陈出。子一:勤岳生馀静、馀逸)。

2017年版《延令刁氏宗谱》载《佩瓀翁赞》:贤哉瓀兄,不与世争。投闲置散,安乐分明。既勤乎东作,旋望乎西成。春观羔羊闲放,秋听促织飞鸣。日长睡起无事,还喜问雨课晴。


十世刁佩璋,字紫绶,生于清道光七年(1827年)五月廿五日,卒于光绪七年(1881年)八月初六日。绍齐公长子。咸丰十一年(1861年)倡议三修宗谱。光绪四年(1878年)主持四修宗谱。配张氏。子二:希模(子三:勤播生馀铭、馀盤、馀国、馀鑑、馀满,勤获出嗣希雅,勤億外出),希典(子一:勤崧无嗣)。

2017年版《延令刁氏宗谱》载《佩璋翁赞》:璋君失怙年轻,家业赖伊支撑。上事老母孝敬,下待幼弟宽宏。亦尝敦诗说礼,今且夏耘春耕。料得关睢呈瑞,其卜萱茂兰荣。

二弟刁佩珉,字缊绶。生于清道光十年(1830年)正月初三日,卒于光绪十二年(1886年)十月初七日。咸丰十一年(1861年)鉴修宗谱。光绪四年(1878年)倡修宗谱。配申氏。继孟氏。子一:希雅(孟出。嗣子勤获嗣子)。

2017年版《延令刁氏宗谱》载其《自序》: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其于人也尤甚焉。余以数奇不偶,借物遣怀。随时言志,而学为诗歌词章者稿常存。然雕虫小技,仅抒一己之私情,无关合族之大旨。何可灾梨祸枣,妄混于家乘中乎?惟此文上溯宗祖,有追远之心;下及苗裔,有启后之愿。又于余生之大概,已具反复观玩,终不能捐。故不揣荒芜,而载之如左。尝思推仁义自宗族始,资饱暖由田桑来。绵世泽因于为善,振家声在乎读书。此数者人心之愿。然亦人道之宜然也。维我先祖宗武公抱善人之质,未深于诗书。安土著之常,惟知负其耜。德配祖母钱氏,精勤于女工,通达于家务。尔时承分硗土三亩,茅庐一椽。虽饔飱不继,襏襫难全。犹复唱随相乐,黾勉同心。早起迟眠,渐至沃腴数顷。月将日就,乃复轮奂一新。于以知祖考胼手胝足之苦,祖妣捋桑行馌之勤,非小可也。其后赀业䆮盛,家道益昌。好行布施,喜积阴功。声誉远播,自无内诈外虞;粟帛两膺,惟事型仁讲让。至于吾考绍齐公,昭前人之光,加以倡义。望后嗣之盛,教以读书。初怀㧞俗之心,始起观光之志。惜乎未享遐龄,竟尔徒抱虚愿。呜呼!小子运蹇,不意失怙于髫龄。老母情长,深追遗言于床第。立心不异,敬姜训子,如同孟母。上事白头翁姑,尽其孝道。下抚黄口子女,导以义方。于以知老母之冰霜操节,孝慈治家,世所稀也。父有志于前,母继志于后,宜吾与兄弟并有成矣。然而合门老弱,耗尽囊内之金。田园荒凉,隔断学中之志。家计日以萧条,文心日以作辍。小子戒惧恐修名之不立,负父母之期望。于是就馆课蒙,聊作读书之计。历寒涉暑,不辞负笈之勤。造就有年,文理粗通。而无如兄弟分居,内助不淑,阻我诵读,责我耕耘。口说无道,有不堪诟谇之声。垢面蓬头,每见囚丧之色。兴致顿挫,期望忽衰。短气频嘘,抚襟怀而自惜。长歌时发,哭穷路而谁悲?尝作思父志母惜己怨妻之诗五章以自嗟。其一曰:依依大椿,良木其坏。瞻仰高堂,日月逾迈。惜我襟怀,眄我同侪。我才或勉,尔何不佳。其二曰:父兮早世,小子何怙。虽有庭除,及彼场圃。弓冶既遥,箕裘何补?溯其遗训,涕零如雨。其三曰:赖有慈母,爱子情浓。以长以教,饥炊寒缝。守其鼎盛,迄此龙钟。罔极何报?今犹尸饔。其四曰:念我呼吸,穷池之鱼。哀我进退,䨱辙之车。阻我程路,屈我邨墟。虽有稚志,命竟何如?其五曰:视尔蠢笨,我心扰扰。诲尔谆谆,听我藐藐。忤我慈颜,玷我仪表。愤懑盈胸,何时得了?呜呼!墨绶心残,青云志坠。北海寥寥扶摇之风难抟,东隅冉冉桑榆之景在望。光前之心不遂,待后之愿弥赊。于是举我生平附之谱牒,不唯我心迹是传,亦聊以宗族是励。愿我后之人有气质清明者则及时逊志而时敏,赀用匮乏则合族捐财以赞成。倘能声蜚黉序,名题桂籍。非独一人之素愿,亦同族之大荣也。后之览者其亦知夫推仁义自宗族始,资饱暖由田桑来。绵世泽因于为善,振家声在乎读书也欤!——咸丰岁次辛酉年仲秋月浣之吉(十世孙佩珉未定稾

三弟刁佩琎,字章绶,生于道光壬辰年闰九月初三日,卒于光绪丙戌年六月初二日。配袁氏。夫妇合葬于荷包垛子下接六亩内。癸山丁向兼庚子庚午分金。子一:刁希猷,字道群,号书齐,生于清同治六年(1867年)二月初三日,卒于一九一五年四月廿八日。一九一三年主持六修宗谱。配孙氏。子三:勤墉(子一:馀波兼祧勤境),勤谨(子一:馀音),勤境(双祧子馀波)。

2017年版《延令刁氏宗谱》载《希猷翁赞》:美哉猷翁,正直公平。天资明敏,温故虚心。诗书易礼,索解功深。遵斯文之矩,度先哲之规。箴学稼穑于昔日,训蒙童于当今。排乡邻之困闘,解闾里之纷争。订宗谱以光上祖,严训约以启后昆。斗酒开怀,心明宛若李白。与朋结纳,人敬不殊晏婴。教子耕读兮不染风尘,胸怀洒落兮懿行可亲。


十世刁佩芳,生于清道光廿年(1840年)二月十九日,卒于光绪十七年(1891年)十月廿三日。绍玉公子。葬于庄北周家垛十亩内父茔穆位。亥山巳向兼壬丙分金。配申氏。葬于邵家垛新茔。辛山乙向兼辛酉辛卯分金。子三:

长子刁希勋,生于咸丰八年(1858年)九月廿九日,卒于光绪廿八年(1902年)七月廿七日。配姚氏。继顾氏。嗣子:勤忠。

二子刁希颜,生于同治六年(1867年)九月廿五日,卒于民国辛巳年(1941年)四月廿三日。子一:勤信。

三子刁希渊,字子源,生于同治甲戌年(1874年)二月初三日,卒于一九三七年三月十一日。佩芳公三子。一九一三年倡议六修宗谱。配卢氏。子三:勤忠(出嗣希勤),勤谟(子一:馀开),勤训(子二:馀年,馀华)

2017年版《延令刁氏宗谱》载《希渊子源翁赞》:子源雅号,尊讳希渊。秉心正直,品格天然。有容有度,无党无偏。治家以俭,待人以贤。愚昧者诚心开导,饥寒辈用意成全。邻里纷争出公言而排解,人有微疾施洋药以安全。常存木本水源之思,敬宗意切。时辨左昭右穆之序,睦族心虔。善与人交,宛若晏婴久敬。逢量畅饮,不殊太白醉仙。积德以裕后,振业以光前。教子以耕读,庆瓜瓞之绵绵。——杨麟祥趾瑞氏拜撰

2017年版《延令刁氏宗谱》载《希渊翁传赞》:翁讳希渊,字子源。天资笃厚人也。始为农,已为商,复为农务。勤商必信,虽营什一之利,未尝以诈行乎其间。村中凡造桥筑路修谱诸善举,翁无不竭力倡成之。尤喜排人之难,虽结久莫解者,得翁片言,无不立决。盖翁之排难也,虽开诚布共,一决以正。而行之温和,未尝有忿词厉色,务使屈者得伸,强者心服。咸欢然去,甚有感而泣下者。以是乡里重之,争讼益稀。李公绍基者,黄镇名孝廉也。尝曰:翁虽农人,然一言一行无不本诸天理。士大夫对之,或有愧矣。翁上有二兄,长希勋,次希颜。长兄殁,无子嗣。翁命长子勤忠嗣之。抚其孤女,以养以嫁,一如己女。次兄虽已析居,而友爱胜于未析。及民国戊辰年,长子勤忠、元配卢氏相继逝。翁既痛子,复失伉俪。啜泣数日夜,泪竭而嘶犹不休。闻者皆为挥涕。蓋翁天性笃厚,于兄然,于妻于子无不然。吾虽不及见翁之执亲丧,然此知翁之能尽哀尽礼也。厥后翁率其两子与寡媳钱氏等仍务农力食。然每出入,不无益触天属凋伤之惨。虽幸门户赖以支持,而忧劳丛集,气体益衰。及民国丁丑年三月十一日,翁遂溘逝矣。伤哉!翁三子:长勤忠婚后卒。次勤谟业读。三勤训农田。女二:长适卢,次适周。孙女一,长子生。孙男一,次子生。翁卒年六十有四。卒后数年,村中或有纠纷不能解,村人辄曰:设翁在,宁至是耶?其为人思慕如此。初予先父馆翁村十年,其次子勤谟从游。及予馆翁村,勤谟复从予游。予父子馆翁村十数年,与翁最相得,故知翁之生平最详。忆昔者,课诵余暇,与翁樽酒倾谈,犹昨日事。奄忽便已六年,今执笔为翁传,蓋不胜山阳怀旧之感矣。赞曰:卓卓其行,温温其貌。业虽农商,儒者之操。排难乡邻,必得其要。不比不阿,以训以导。强者心服,弱者欢笑。岂伊异人,诚信是蹈。在昔名流,犹多称道。至今里人,犹思教告。矧我旧交,素心相照。德美弗书,后世何效?用光家乘,庶有克绍。——时维民国三十一年岁次壬午季秋中浣之吉 姻愚晚辰甫仇龙官顿首拜撰


十世刁佩环,字士宏,生于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腊月初一日,卒于同治二年(1863年)八月廿四日。绍年公子。配王氏。夫妇合葬于庄东北岔口二接六亩内。亥山巳向。子六:希云(双祧嗣子勤洲生馀忠),希震(子一:勤洲兼祧希云生馀恩),希雷(嗣子勤玉生馀廪、馀邦、馀嘉),希霆(未婚),希霖(嗣子勤璠生馀珊、馀瑚),希霑(子四:勤玉出嗣希雷,勤璠出嗣希霖,勤美生馀锦,勤瑜未婚)。


十世刁佩岐,生于清道光廿五年(1845年)三月廿八日,卒于同治九年(1870年)三月初七日。绍明公子。兼祧大伯父绍祥和二伯父绍鼎。葬父茔。配卢氏,他适。子一:刁希廉,字万珍,生于同治元年(1862年)七月初三日。卒于一九三五年十月十三日。国学生。迁居西雁岭北汤。配顾氏。继鞠氏。子二:勤俭(顾出。嗣子馀璧,义子馀领),勤让(鞠出。子二:馀璧出嗣勤俭,馀钧),勤恭(鞠出。子三:馀生,馀康,馀仨)


十世刁佩凤,生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九月廿三日,卒于光绪廿六年(1900年)八月初三日。绍廷公长子。配孙氏。夫妇合葬于父茔昭穴。同向。子三:希翱(无嗣),希翔(子二:勤兴,勤旺),希贤(二女无子)。

二弟刁凤仪,生于道光廿八年(1848年)三月初八日,卒于宣统二年(1910年五月十三日。配钱氏。夫妇合葬于父茔。子三:希信,希德,希忠。


十世刁佩玺,生于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七月廿日,卒于同治七年(1868年)十月初四日。绍赞公长子。葬父茔。配宋氏。子一:希有(子一:勤晓生馀珠、馀联)。

二弟刁佩琛,生于道光廿四年(1844年)八月十九日,卒于光绪廿五年(1899年)五月廿六日。配尹氏。夫妇合葬于父茔。子一:希賔(子一:勤鹏生馀顺、馀寿、馀贵)。


十世刁佩高,生于清道光十五(1835年)九月初九日,卒于宣(1909年)五月廿日。绍纲公长子。葬宅西八亩内。乙山辛向。配邱氏。嗣子:希耕。

二弟刁佩洪,生于道光廿四(1844年)三月初四日,卒于同治八年(1869年)正月廿九日。葬于河东瓢子口。西南向。嗣子:希耕。

三弟刁佩瑶,生于道光廿八(1848年)七月初一日,卒于光绪卅三(1907年)九月廿五日,子一:希耕(兼祧大伯父佩高和二伯父佩洪。子二:勤敏生一女无子,勤惠生馀文)。


十一世刁希珊,生于清嘉庆六年(1801年)十月廿七日,卒于咸丰五年(1855年)九月廿九日。士宜公长子。配汪氏。夫妇合葬于庄后岔口田内。乾山巽向。子一:勤泰。


十一世刁希金,生于清道光十年(1830年)八月廿七日,卒于光绪廿一年(1895年)正月廿二日。佩林公长子。配戎氏。生于道光十四年(1834年)十月十四日,卒于一九二五年九月初六日。子二:勤宏,勤书(出嗣希篪)。

长子刁勤宏,生于同治三年(1864年)冬月十六日,卒于光绪廿八年(1902年)九月初三日。配申氏。生于同治四年(1865年)冬月廿七日,卒于一九三二年三月初七日。女一适袁。立胞弟勤书长子馀昆为嗣。民国二年(1913年)戎氏申氏婆媳俩将夫君所遗田产䞄与积善堂,作春秋祭典之费。

2017年版《延令刁氏宗谱》载《䞄书》全文:立䞄书人刁戎氏同媳刁申氏,今将夫遗承分之产壹坵,坐落庄东北格断垛东首玖亩内中间。东止沟外坎下界,西止坎下界,南止软界,北至叔软界。四止明白,宽窄在内。计四等小数垛田叁亩肆分整。水旱车路照旧通行无阻。情愿凭亲族人,出笔立契䞄与积善堂,合族永远耕种,收租为业。当日凭中言明,合族公捐洋叁拾元以贴出笔者还债。此田永为合族春秋祭奠祠墓之费。当日洋契两交净楚,各无返悔,永无异说。此系两愿,并非逼勒成交。如有房族外人争论,俱系出笔人一面承当。契即投,税粮随过割。今欲有凭,立此䞄书,永远存证。 民国二年十月 日立䞄书人刁戎氏   

2017年版《延令刁氏宗谱》《刁申氏赞》:操节不移,毅哉斯妇!不为俗污,不为物诱。守志中年,痛切无子。茹苦一生,盖棺则已。有女少寡,亦克继美。义感家人,足风乡里。敢赞贞固,以兴颓靡。——海陵仇辰甫敬撰


十一世刁希模,生于清咸丰二年(1852年)二月廿二日,卒于光绪廿九年(1903年)冬月廿六日。佩璋公长子。光绪十九年(1893年)主持五修宗谱。配钱氏。继黄氏。子三:勤播(钱出),勤获(钱出),勤亿(黄出)。

2017年版《延令刁氏宗谱》载《希模翁赞》:公之为人:其秉性也,正直不阿。其处世也,刚方自守。其应事也,敏捷无过。其接物也,严厉而和。不求功名富贵,但解旨酒趣多。


十二世刁勤泰,生于清道光七年(1827年)正月廿日,卒于光绪十二年(1886年)腊月廿六日。希珊公子。与姚氏合葬于七姓庄后船垛六亩内。甲山庚向。配姚氏。继周氏。子一:馀九(姚出)。


十二世刁勤功,生于清道光九年(1829年)七月初八日,卒于光绪十四年(1888年)四月廿五日。希雍公次子。配吴氏。生于道光十年(1830年)六月初八日,卒于一九二一年二月十六日。子三:馀隆,馀高,馀深。

2017年版《延令刁氏宗谱》载《勤功翁行实》:横家垜刁氏有勤功君者,人谓积善之家也。迹其生平,敬而无失。喜亲师友,惯习礼仪。正以恃己,直以待人。无适无莫,无党无争。性常嗜酒,笃谊笃伦。努力治家,忠厚和平。于是齿已繁矣,业已盛矣。皆沾于君之父希雍公阴功浩大之德也。曩者君父偶有采薪之忧,公能自知病入膏肓,厥疾勿瘳。不但教子谨行汎爱,抑有命诫然后行事。呼三子曰:为我邀亲请族,二三知己,煮茗谈心,须叟毕集。语众曰:昔我往矣,兄弟有四。蒙祖恩遗承分膏腴十亩有零,白屋两间。不时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躬耕畎畆,安懦创守。外侮不憎,唾面自干。缊袍足适,蔬食欢娱。素性廉洁,邻里皆亲。视听言动,达人知命。间有兑借,必解囊馀。周济孤贫,乐善不倦。福寿康宁,业今苟完苟美。田连阡陌,肥硗数顷。大厦数座,华构聿新。公忖度之,事难统理。凭亲族友,将产搭倍。均平分派,三股各㸑。馀有银帐,万贯未派。视其三子,虽才犹短,宽裕温柔。公又遗嘱曰:趁我在,夫当立契据查出。若逢本家契约,退其收领。若遇异姓据票,便将姓名数目读明。待公听毕,就公面前焚化。数日数夜,约有千百之张废也。今若此乡党自好者,皆藉藉称之曰:仁者也。此所谓善人也,信人也。未几,公之命竟不禄,寿近古稀攸然仙逝。最可乐者,喜得佳妇吴氏孺人,乃勤功君之元配也。三从四德,尽皆调悉。胸中阃范懿德,无不深明。念内真性自守,淑性良能。助夫成德,身修家齐。夫义妇顺,举案齐眉,如鼓瑟琴。谷粒充廪,青蚨满籝。和睦雍熙,瑞气绕门。不料君之寿近花甲,遽然辞世命已。夫哉!今也不幸至于大。故及孺人偕其子在侧,亲视含殓。依制成服,治理丧务。设斋致祭,生刍一束。吊客盈门,亲友毕至。执绋驾,卜地穸,已塟瘞玉。颜色之戚,哭泣之哀。吊者大悦,由此观之。虽有抱痛含悲于内,并无失声恸音于外。远近之人莫不啧之传之。曰:殆所谓温温恭人者欤!厥后终日闭户,一心教子课孙,命其开卷有益。井臼自操,田园自守。抚孤守节,俾子成立。婚娶名门,子孙绳绳。正待富贵利达,旌奖有日。云路可期,岂知殃必及身,祸延长子,少年逝故。尤可幸者,两孙玉立。天相吉人,宜有后也。仍然虚度,日月逾迈。不觉克昌厥后,桂兰丛生。皆能尽其昏定晨省冬温夏清之道焉。雍容自得,承欢膝下。孝养祖母,各如李密。陈情厥妇之德,良不可及。寿登耋耄,精神康健。谚云:大德之人,必得其寿。又曰:仁者寿。予与刁氏世有联欢总角之好,今延予课训诸孙。沗在宾东师友之谊,故悉其本末,有不容没者。适逢重修族谱,聊著其善行,正当表扬名节,辉煌家乘。予愧不文,因援笔抱慙,特为序述以志庶不朽云。——愚外甥廪贡生顾宝璠沐手拜撰

三弟刁勤裕,生于道光十一年(1831年)腊月十五日,卒于光绪廿一年(1895年)冬月十六日。光绪十九年(1893年)倡修宗谱。配钱氏。继何氏。子四(钱何各出二):馀旺,馀兴,馀栢,馀业。

2017年版《延令刁氏宗谱》载《勤裕翁赞》:公性淳朴,德自温良。衣冠古楚,举止端方。乐田园之多趣,娱兰桂之生香。内外修兮勤俭,精神健兮康强。不必贪财求富,自见家道弥昌。


十二世刁勤荣,生于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七月初五日,卒于光绪十八年(1892年)五月廿六日。希鹄公次子。迁居马家庄。配刘氏。子二:馀宽,馀学(出嗣勤耕)。


十二世刁勤泽,字致均,生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正月十七日。希年公长子。1936年倡修宗祠,1942主持七修宗谱。配陈氏。子一:馀端。


十二世刁勤宽,生于清同治十年(1871年)七月十二日,卒于一九二六年三月廿六日。希凤公次子。一九一三年协修宗谱。配李氏。子四:馀耕(出嗣勤寅),馀读(早亡),馀家(早亡),馀达(未娶)。

2017年版《延令刁氏宗谱》载《勤宽翁赞》:性情慷慨,志气豪雄。友谊是笃,伦理克崇。凡遇公事,竭虑殚忠。内以劳力,外不矜功。解纷排难,济弱扶穷。协修家乘,睦族敬宗。芳声藉藉,遍于里中。一方正直,应推宽翁。


十二世刁勤业,生于清道光卅年(1850年)冬月十二日,卒于一九三一年十月初三日。希成公长子。光绪十九年(1893年)倡议五修宗谱。一九一三年经历六修宗谱。配刘氏。子三:馀兆,馀惠(出嗣勤冈),馀泽。

2017年版《延令刁氏宗谱》载《勤业翁赞》。

其一曰:气概豪雄,胸襟洒落。信重生平,千金一诺。排难解纷,克勤守约。基业恢宏,经营创作。农事俱游,乐乎不乐。翁之梗概,陈其大略。

其二曰:卓哉业翁,气概嶙峋。资忠履信,抱朴含贞。田园乐守,屋宇焕新。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请师课子诵读,呼仆陇亩耕耘。夫妇齐眉,庆宜家而宜室;儿孙绕膝,训有经而有纶。民举议员,理能分乎曲直。官谕甲长,事可别其虚真。心不贪求名利,意最喜爱醪醇。谱牒重修,上能继承祖考。家规立就,下以昭示子孙。不但乡党齿德俱尊之士,可谓一方有益之人。

2017年版《延令刁氏宗谱》载《恭题勤业东翁大人尊照》:一生涵养性中天,甲子回头又四年。夫妇齐眉同价老,儿孙绕膝共延绵。和平自守无矜躁,恻隐为怀有爱怜。争羡桑榆荣晚景,登堂福寿庆双全。 又:寿考维祺性在天,须知大德锡高年。称觥雅擅耆英会,饰杖堪承盛典怜。迩日鹤龄诚矍铄,将来燕翼更联绵。从今稳届期颐域,封祝箕裘五福全。


十三世刁馀九,生于清道光廿六年(1846年)冬月初十日,卒于一九三一年十月初十日。勤泰公子。配高氏。副黄氏。子一:耕樵(黄出)。


十三世刁馀高,生于清同治六年(1867年)三月十四日,卒于一九二二年十月十八日。勤功公次子。配朱氏。子四:耕义,耕典,耕农,耕科(早亡)。

2017年版《延令刁氏宗谱》载《馀高二兄赞》:气度浩然,志大至刚。不侮鳏寡,莫畏豪强。恭近于礼,当仁不让。威而不猛,直而不狂。犯而不校,雅怀坦荡。孝悌为先,忠信为尚。廉洁为务,真实无妄。兄友弟恭,后裕前光。不忮不求,何用不臧?饭蔬自乐,接盃举觞。既饱以德,不愿膏梁。富善居室,俭朴为良。努力创守,肯构肯堂。旧恶不念,受恩莫忘。泾清渭浊,觌面不爽。殷勤西宾,卜子呈祥。见贤思齐,日就月将。爱众亲仁,教子义方。诗书满腹,出言有章。于是和邻里,睦乡党。正宗族之纪纲。——愚表弟廪贡生顾宝璠拜撰

三弟刁馀深,生于同治十一年(1872年)二月初一日,卒于一九三零年闰六月廿四日。配陈氏。继常氏。子二(常出):耕荣,耕华。

2017年版《延令刁氏宗谱》载《馀深三兄赞》:乡人好之,不刚不欲。寡尤寡悔,不同流俗。依乎中庸,能远耻辱。慎而出话,厚重简默。敬而威仪,邻里悦服。孝悌为本,忠信所欲。由仁义行,上和下睦。事亲无违,居身质朴。兄弟既翕,教子诚笃。修己安人,也耕也读。和气致祥,厚德载福。性似南容,白圭三复。谋勤稼穑,善劝宗族。克己利人,全无私曲。守身为大,传家清白。 愚表弟廪贡生顾宝璠拜撰


十三世刁馀辉,生于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腊月初三日,卒于光绪十六年(1890年)冬月十七日。勤奎公长子。太学生。光绪四年(1878年)仝修宗谱。配高氏。子二:耕历,耕旺(未婚)。

2017年版《延令刁氏宗谱》载《馀辉翁赞》。其一曰:翁之为人,纯厚性直。尊敬长上,孝侍双亲。勤于力穑,丰以待宾。居在邻里,排难解纷。襟期润达,仪象出尘。其二曰:卓哉夫子,潜德弥光。励志慷,处事精详。承家创业,艰苦备尝。亦耕亦读,肯构肯堂。仪型堪式,炳炳皇皇。更赞一词,百世流芳。

三弟刁馀勣,字名卿。勤奎公三子。生于清道光廿六(1846年)五月廿日,卒于光绪丙申年(1896年)。光绪四年(1878年)和光绪十九年(1893年)两次鉴修宗谱。配何氏。子一:耕道。

2017年版《延令刁氏宗谱》载《馀勣翁赞》:公生姿英敏,卓而不群。有潇洒之致,无尘俗之氛。诗书自乐,殚见博闻。持己以朴,教子以勤。优游处士,端推此君。 姻晚邑庠生尹善谊拜撰


十三世刁馀春,生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十月十二日,卒于光绪十四年(1888年)十月十八日。勤馀公次子。偕同三弟刁馀朝迁居滥潮河。配曹氏。夫妇合葬于滥潮河庄东八亩内北首。甲山庚向。子二:耕远(子四:伯经,伯纶,伯绅,伯缙),耕达(子一:伯缂)。

三弟刁馀朝,生于同治四年(1865年)三月廿日,卒于一九四一年冬月廿日。偕同二哥刁馀春迁居滥潮河。配翁氏。夫妇合葬于滥潮河庄东八亩内。坤山艮向兼申寅分金。子三:耕铭(子二:伯清,伯逊),耕铜(嗣子:伯逊),耕盤(子一:伯襄)。


十三世刁馀俸,生于咸丰甲寅年七月廿五日,卒于光绪庚子年六月初五日。勤读公长子。居货郎桥东。配卢氏。子五:耕珍(子二:伯评,伯儒),耕宝(子五:伯志,伯忍,伯恕,伯念,伯庆),耕琭(无嗣),耕瑕(子一:伯思),耕璧(未婚。嗣子:伯忍)


十三世刁馀囊,字仲锦,生于清光绪五年(1879年)四月廿六日。勤遑公次子。生前将所置田产䞄与积善堂作春秋祭祀之资。配钱氏。继朱氏。以胞兄馀橐子耕占为兼祧子。

2017年版《延令刁氏宗谱》载《馀囊公行略》:公讳馀囊,字仲锦,先曾祖勤遑公之次子,先王父馀橐公之弟也。王父生吾父耕占及姑母四人,公仅生一女。父耕占兼嗣焉。公性豪侠有英气,能拯人之厄。民十九年,吾邑大乱。时遭左倾坑陷者不可胜数。乡人某家贫,仅可自给。左倾者大索其财。乡某家贫,不足以偿渠,竟曲为罗织,屈处死刑有日矣。公乃攘臂而起。曰:乡某操行我素知,吾不忍其遭不测。一任盗跖暴戾,恣睢杀不辜,而肝人肉。岂岩穴间无徇名烈士耶!乃急鸣于有司,痛斥左倾者。申雪乡某冤乡某,因得以不死。左倾者衔其怨,乃萋菲寻衅,构捏我父罪。非乃公英侠感人,我父久已木拱矣。抑乃公一言一行尤不能使我已,于言者实难缕述万一。先王父母之弃养也,我父尚在襁褓中,而三四诸姑最长者仅十余岁耳。乃公哺育,殚竭心机。每当三更月影,枕畔床侧,鼾息者,哭泣呼母者,便溺遗床者,拥甲于怀则乙啼,顾丙则丁惊醒而呼寒。十余年间,枕席难安。此乡党中人所共知耳。设乃公不以伯道抚我父,则今日亦不得有乃孙伯辉矣。探本索源,能不萦怀?公素善饮,每当酣醉之际,呼伯辉立其侧。曰:吾老而无子,汝能作吾孙,吾无忧矣。顾世无贤愚不肖,皆欲崭见头角,乘长风破万里大浪。苟不专心向学,是犹求饱而懒营馔,欲暖而惰裁衣也。汝其毋负老人意!公老矣,公之嘉言懿行足资淬厉懦顽者。乃孙识见弇陋,实难尽其量溯此而上之。他日家乘重修,不知伯辉至何地位得陪,乃公小传行略以增光宠。——时维民国三十一年壬午季秋之吉 孙伯辉谨识   

2017年版《延令刁氏宗谱》载《䞄书》全文:立䞄书人刁馀囊偕妻朱氏,今将续置之产一丘,坐落横家垜土地庙身。乃字第三叚第一千五百八十七号。其田东止耕德界,西止沟外坎下界,南止水漕外界,北止馀帛软界。四止明白,宽窄在丈。原有贰亩计,现丈二等下则田壹亩叁分叁厘七毫整。情愿出笔䞄与积善堂名下,在上永远建祠耕种为业。当凭族人议定。俟予夫妇百年后即归宗祠执业,以作春秋祭祀之资。嗣子不得争执。自䞄之后,永无异说。恐后无凭,立此䞄书存证。——民国三十一年九月 日 立䞄书人刁馀囊


十三世刁馀明,生于清光绪廿七年(1901年)八月初二日。勤熙公长子。迁居丹阳县后亭桥上塘村。配陈氏。子二:耕识(子二:伯井,伯兴),耕奇(早亡)。


十四世刁耕樵,生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正月初六日,卒于一九四六年。馀九公子。子一:伯寿(子四:国富未婚,国贵生家平,国生生家健、家峰,国林早亡)


十四世刁耕全,字承辂,生于光绪二年(1876年)冬月初二日,卒于一九四四年七月初二日。馀善公三子。配王氏。子五:伯祥(出嗣耕银),伯瑞(出嗣耕淦),伯和(出嗣耕杰),伯才,伯屏。

2017年版《延令刁氏宗谱》载《耕全翁传》:刁翁耕全长者也。予先父尝馆翁家三年,每归必述其诚恳。予固耳熟之。及予代父馆翁家复三年,过承爱重。每农暇,共数晨夕,多乐道古忠义事,未尝不慨风俗之日薄也。未几,予遘难去。数年间,死丧颠顿,为时嗤笑。而翁视予如旧,爱重不衰。噫!予何以得此于翁耶?翁为人诚朴寡言,与人交务持忠信。民国十九年,尝贷某若干金。而某因匪乱失其据,翁闻亟还之,终不以失据为辞。又尝贷黄镇富户,债积多年。其中恒为鬼物揶揄。后值有减息功令,而翁卒不肯减,乃割膏腴尽偿之。曰:吾求吾心之安而已。其与人之信也如此,虽家计因之中落,不悔也。初,翁妻王氏逝,遗子五女一。翁未甚迈,誓不娶。曰:毋令虐吾子。曰:惟督率诸子务农桑。曰:生人之道在是。不可令若等不知此道之艰难也。兄弟五人,翁行三。二兄耕银早殁无子,翁命长子伯祥嗣之。迨民国己未年,五弟耕淦逝。无子,翁又命次子伯瑞嗣之。以慰一兄一弟于地下。兹予再馆翁里,其幼子伯屏仍从予游。予方幸再敦前好,得朝夕倾谈,一慰八载阔思。而翁以劳溘逝矣。伤哉!翁生五子,长伯祥,次伯瑞,次伯和,次伯才,皆成婚。次伯屏,翁逝时成婚。一女适顾,早逝。孙男五,孙女五。翁卒年六十有七,乃民国三十一年七月二日也。越五日,与元配王氏孺人合葬于本村西南先茔穆穴。呜呼!当风俗偷薄之日,而有忠信不欺践履笃实如翁者,虽城市不多觏,况乡僻乎!故予书其大概,以贻伯屏。俾无忘先德,且志予人琴之感焉。噫!自今以往,孰与予商量古谊,共此朝夕者乎?予能不凄然有独处之叹耶!呜呼!是可悲已!——时维民国三十一年岁次壬午季秋中浣之吉 姻愚弟辰甫仇龙官拜撰


十四世刁耕历,号敬之,生于清咸丰九年(1859年)二月十二日,卒于一九一七年正月廿日。馀辉公长子。国学生。配钱氏。子三:壎,伯欢,伯洲。


十五世刁伯壎,字文箎,号唱一,生于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冬月十三日,卒于一九三六年七月廿一日。耕历公长子。高等县学修业生。政法学堂毕业生。配钱氏。继王氏。子二:国梁(钱出),国权(王出)。

二弟刁伯欢,字喜亭,号子乐。生于光绪十四年(1888年)冬月廿六日,卒于宣统二年(1910年)四月廿四日。高等县学毕业生。府中学堂修业生。配尹氏。子一:刁国栋,字觉庵,生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八月廿六日。国学生。配萧氏。子四:家璧,家瑜,家瑞,家声。

三弟刁伯洲,号步灜。生于光绪廿一年(1895年)八月廿二日,卒于一九三○年六月廿七日。南通农业专校毕业生。配顾氏。副室王氏。子二(王出):长子刁国祯(1927——2006),江苏职业初中修业生。迁居如皋。次子刁国柱,早亡。


2017年版《延令刁氏宗谱》记载始祖刁萱1人。

2017年版《延令刁氏宗谱》记载二世刁栢、刁成等2名男丁。

2017年版《延令刁氏宗谱》记载三世刁思塘、刁公昇、刁公辅等3名男丁。

2017年版《延令刁氏宗谱》记载四世刁文秀、刁文焕等2名男丁。

2017年版《延令刁氏宗谱》记载五世刁凤麟、刁贵麟等2名男丁。

2017年版《延令刁氏宗谱》记载六世刁近山等4名男丁。

2017年版《延令刁氏宗谱》记载七世刁文甫等9名男丁。

2017年版《延令刁氏宗谱》记载八世刁宏选等17名男丁。

2017年版《延令刁氏宗谱》记载九世刁徵音等32名男丁。

2017年版《延令刁氏宗谱》记载十世刁士宜等43名男丁。

2017年版《延令刁氏宗谱》记载十一世希珊等73名男丁。

2017年版《延令刁氏宗谱》记载十二世刁勤泰等101名男丁。

2017年版《延令刁氏宗谱》记载十三世刁馀九等167名男丁。

2017年版《延令刁氏宗谱》记载十四世刁耕樵等276名男丁。

2017年版《延令刁氏宗谱》记载十五世刁伯寿等379名男丁。

2017年版《延令刁氏宗谱》记载十六世刁国富等355名男丁。

2017年版《延令刁氏宗谱》记载十七世刁家健等238名男丁。

2017年版《延令刁氏宗谱》记载十八世刁祯彭等129名男丁。

2017年版《延令刁氏宗谱》记载十九世刁祥宏等21名男丁。


要事文稿


积善堂纂(续)谱记录

延令刁氏创修族谱名氏录开列于左:

道光五年(1825年)岁次乙酉阳春月上浣

编辑:润州圌口孙志鋆锦云氏

纂辑:京口孙广均廷学氏

经修:八世刁宗武

倡修:十世刁士良

协修:十世刁士林

仝修:十世刁佩琏

仝修:十一世刁希谟

道光廿四年(1844年)岁次甲辰重修

主修:八世刁宗武

倡修:九世刁绍玉

倡修:十世刁士良

协修:十世刁士林

仝修:十一世刁希源

咸丰十一年(1861年)岁次辛酉仲秋月上浣三修

主修:九世刁绍玉

倡首:十世刁佩璋

鉴修:十世刁佩珉

协修:十一世刁希源

仝修:十二世刁勤华

光绪四年(1878年)岁次戊寅仲秋月上浣四修

主修:十世刁佩璋

倡修:十世刁佩珉

协修:十世刁佩玉

仝修:十三世刁馀辉

鉴修:十三世刁馀勣

光绪十九年(1893年)岁次癸巳五修

主修:十一世刁希模

倡修:十二世刁勤裕

倡修:十二世刁勤业

鉴修:十三世刁馀勣

一九一三年岁次癸丑六修

主修:十一世刁希猷

倡修:十一世刁希渊

鉴修:十一世刁希年

经修:十二世刁勤业

协修:十二世刁勤获

协修:十二世刁勤宽

仝修:十三世刁馀兴

经修:十四世刁耕历

同修:十四世刁耕岩

一九四二年岁次壬午七修

主修:十二世刁勤泽

倡修:十二世刁勤墉

鉴修:十二世刁勤谟

协修:十三世刁馀囊

同修:十三世刁馀伦

同修:十四世刁耕学

同修:十四世刁耕玉

经修:十五世刁伯元

同修:十六世刁国栋

二零零六年岁次丙戌八修

主修:十三世刁馀开

参修:十四世刁耕安

参修:十四世刁耕元

参修:十四世刁耕廉

参修:十四世刁耕迪

参修:十四世刁耕琛

参修:十四世刁耕龙

参修:十四世刁耕耀

参修:十四世刁耕素

参修:十五世刁伯盛

参修:十五世刁伯惠

参修:十五世刁伯襄[滥草河]

经修:十六世刁国材[滥草河]

倡修:十六世刁国盛[滥草河]

纂修:十六世刁国富[货郎桥]

参修:十六世刁国秀[货郎桥]

参修:十六世刁国旺[横家垛]

参修:十六世刁国康[滥草河]

参修:十七世刁家生[滥草河]

二零一七年岁次丁酉九修

主修:十三世刁馀开[横家垛]

参修:十四世刁耕廉[横家垛]

参修:十四世刁耕颖[横家垛]

参修:十四世刁耕荣[西雁岭北汤]

参修:十五世刁伯富[西雁岭北汤]

参修:十五世刁伯贤[西雁岭北汤]

倡修:十六世刁国兵[漂子口]

纂修:十六世刁国富[货郎桥]

参修:十六世刁国建[货郎桥]

参修:十六世刁国忠[横北]

参修:十六世刁国忠[滥草河]

参修:十七世刁家生[滥草河]


家训十六则

修祠宇

祠宇者,祖宗神主所系栖,子孙昭穆所系序。祠宇不修,神主虽具而栖之无所,昭穆虽存而序之无地。何所感慨而景仰祖宗之德业?何所思慕而兴起子孙之孝慈?故凡祖宗祠宇稍有风雨之坏,鼠雀之残,务宜及时修理。则为力既易庶,永无废坠之患矣。

时祭祀

死生人鬼事殊理一。故圣贤之于祖考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今之人切于生存而怠于死亡,勤于奉养而忽于祭祀者,昧于追远之道耳。凡我祖宗岁时朔望生死期日及春秋二祀,务宜洁俎豆,荐黍稷。竭如在之诚,致报本之义。慎勿以为形体既朽,有何饥寒之事。耳目既泯,有何食性之性。而怠其事。

志坟墓

祖宗栉风沐雨创置产业以遗子孙者,岂有他意?不过望其世守坟墓而已。奈何一、二、三世之间犹能谨封树时奠扫,至四、五、六世之后,世远年湮,时移物换。百年荒冡,视作丘墟。甚至垦为田地,拙为沟渠。呜呼!其惨至此,尚忍言哉!凡祖宗冡墓,必竖以碑石,其上刻某祖某父母伯叔之墓。历年虽远,碑石永存。垦拙之变,庶几可免。

孝父母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欲报深恩,昊天罔极。为人子者,昏定晨省,冬温夏清。时供甘旨,承欢膝下。竭力以报之,犹不足以酬其万一。讵敢蒙一逆心乎?是以自古圣帝明王圣人君子首重孝行。如虞圣顺亲,文帝尝药,养志之曾参,衣庐之闵损,刻木之丁兰,哭竹之孟宗。种种孝行,难以悉举。凡我子孙,尚其效兹。

敬长上

内而宗族,外而姻党。凡分同祖父齿近耄耋者,皆谓之长上。我能敬之,不惟我尽谦逊之礼,而长上亦自尊敬于我矣。我或慢之,不惟我有倨傲之状,而长上亦自怠慢于我矣。胡为不取人之敬而取人之慢哉?尝见人家子弟有恃先人财势者,有恃父兄官宦者,有恃学问利达者。自立崖岸,凌忽长上。长上见其影响,辄引避之。彼固自谓志得意满,而不知指而非笑者塞道于后矣。

和兄弟

兄弟一气所分。幼则相提携,长则同师友。亲爱之情,出于天性。焉有不和之理?逮各妻其妻,各子其子。或以财帛,或以产业,少有不均,遂生争。小则有言于家庭,大则构讼于官府。是长枕大被之情转而为阋墙操戈之变。呜呼!此非兄弟盖吴越也。抑不思古语云:易得者田地,难得者兄弟。岂可以易得而伤其难得哉!

教子孙

子孙之贤不肖,家声之隆替,因之父母之教与否。先正有云:有书不读子孙愚。又曰:养子不教父之过。是以君子之于子孙也,必严以教之。今人恃目前之富贵,忘他日之远虑。每有中材子弟,溺于禽犊之。纵其骄惰,不事诗书,不勤生理。一旦盛极将衰,饥寒相迫,耕则不能,读则已晚,贾则无资。有耻则填于沟壑,无耻则流为乞丐盗贼,无所不为矣。凡我子孙,必须教之习经史,明礼义,使其穷可师,达可相。否则教之习经营,勤稼穑,使其富可为商贾,贫可事耕耘。而家声则庶乎其不替。

择婚姻

古者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求淑女必于故旧之家。盖故旧之家之女,素嫻闺,教四德三从,讲之已久。他日迎归,必能善事公姑,敬夫训子,睦妯娌,和乡党,而为贤良之妇。否则牝鸡之祸所不免矣。

恤孤寡

孤儿寡妇,世之穷民。辗转沟壑,乃其常事。亦安能保吾族之必无此乎?苟不立,法以收养之。则使人指之曰:此某人之族子弟也。此某人之族叔伯也。又何以自立于乡党间?是以仁人君子不忍坐视。凡所以开其衣食之源,备其赡养之具者,自不容巳也。

患难

无妄之灾,不虞之变。虽忠厚炎族不能保其必无。内无宗族之扶持,外无亲戚之救援,则势孤力寡而难愈深。故睦族君子务宜协之以力,济之以财。协力则势强,济则用足。而难于是乎不难解矣。慎不可假此以图复。

重嗣续

多男衍庆,诗美后妃。绝嗣遗憾,史讥妬妇。凡男四十无子,方可纳妾。古礼也。然亦有怯于悍妇迟疑不果因而绝嗣者。圣人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嗣续可不重欤!凡子姓四十无嗣,其妻犹箝制其夫不容纳妾,依礼出之。至于元配有子,概不许娶妾,致妨害家庭秩序。

严闺门

礼严妇则外事罔闻,象女贞中馈是闺门贵于整肃,阃范必须谨。凡为男子者,切不可纵容妇女出外烧香踏青观灯看会。无论冶容诲淫,被人指责。即老妪村妆亦宜恪守妇道,不得放荡于礼法之外,以乱家规。

惩赌博

世风日下,赌博成群。游手好闲之辈易入歧途。无恒产者无恒心势使然也。故家无升斗妄冀喝雉呼卢。撄人财物卒至亡身辱亲者比比皆是。且有富者自豪孤注一掷,万贯家财立时乌有。其害岂可胜言!凡遇族中子弟三五成群掷骰抽牌,毋论尊长老幼,会众其惩。如知书识理家业安足者犹且开场聚赌,处治之法更宜加倍。

禁毒品

嗜好之中,毒品为最。贩之固属不法,吸之实足败家。自鸦片流入中国,受其害者往往倾家荡产,以致贫无立锥,为贼为盗为乞丐而不巳。即堂皇男子,昂藏七尺,亦面黄肌瘦,如同病夫。近则所谓红丸白面海洛英者,为害尤烈。实有亡国灭种之祸。如族中子弟贩卖者,群超检举送官处治。吸食者先行劝导,令其戒绝,否则鸣鼓而攻之。

急赋税

践土食毛,应纳赋税。急公好义,岂许逋粮?况国家惟正之供,按季征收。如额而止,先后不免。且国课早完心自安,何苦延宕观望,自取公庭鞭责。凡我子弟,于本户丁地漕粮各项依期完纳。则胥役不扰,鸡犬不惊。士农安于耕读,商贾安于贸易。门庭晏如村庄,怡然洵乐事也。

明劝诫

人性皆善,当无败类。然而粮莠嘉禾之并生,良玉碔砆之杂处。乌可不思有以分别之。一善可称片长足录者。族人于其生前当爱之重之,于其生后当传其事实以光泉壤。若自墮人格,甘心为盗为匪,甚则作奸犯科,无所忌惮,族人群超,明正其罪。或削其名号,示以与众共弃之意。

旧谱原有家训十则。虽尽善极美,然范围太狭,不中时病。兹特郑重增加六则,慎莫视为虚文。

中华民国三十一年壬午仲秋

十六世孙国栋谨识


功名录

功名录是为吾宗重修族谱而慷慨出资之名人铭录成册者是也。现将诸翁铭记于后:

十三世刁馀文,大学生。国家退休干部。捐100元

十四世刁耕新,清华大学教授。捐200元

十四世刁耕春,军级军官。捐200元

十四世刁耕逸,大学生。姜垫中学校长。捐150元

十四世刁耕建,大专生。黄桥小学校长。捐100元

十五世刁伯勇,大学生。捐100元

十六世刁国盛,大专生。公司董事长。捐6800元

十七世刁家志,在美国读博士后。捐200元

十七世刁家平,硕士。大校军衔。师政委。捐资200元

十七世刁家宽,大学生。捐资100元

诸翁为吾宗重修宗谱慷慨出资以助修谱之资,实为吾宗之荣幸也。故而赞之,以励后人也。

公元二○○六岁次丙戌夏六月廿七日


公元二○一七年丁酉重修宗谱资助名氏录

十三世刁馀贵(住薛港)捐1000元

十五世刁伯龙捐资3000元

十五世刁伯麟捐资1000元

十六世刁国盛捐资5000元

十六世刁国红(卫红,住货郎桥)捐资5000元

十六世刁国兵(晓兵,住漂子口)捐资5000元

十六世刁国红(红星,住横家垛)捐资2000元

十六世刁国云捐资1000元

十六世刁国燕捐资1000元

十六世刁国勤捐资1000元

十六世刁国亚捐资1000元

十七世刁家盛捐资2500元

十七世刁家峰(住滥潮河)捐资1000元

十七世刁家峰捐资1000元

十七世刁家宽捐资1000元

十七世刁家波捐资1000元

十七世刁家建(住滥潮河)捐资1000元

以上诸翁为本次重修宗谱出资以资助修谱之需。使修谱之大业顺利完成。功德无量。在此吾代表刁氏族人对诸翁表示感谢!

公元二○一七年岁次丁酉中秋八月 十三世 馀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