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矿治亏带给矿长们的新课题

发表时间:2019-02-11 21:10
新矿治亏带给矿长们的新课题
作者:刁琳波
发布日期:2017-02-24
来源:中国煤炭报  

“成本管控是企业发展很重要的‘穴’。在改革脱困、治亏创效的攻坚战中,从矿长到班长都必须要懂经营、会管理,否则企业很难在市场竞争中生存,近20万职工、家属的利益也无法保证。”在山东能源新矿集团的各类会议上,该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张若祥总是这样强调。

在新形势下,打造一支经营型的管理队伍成了矿长们的新课题。

倒逼“三长”转型

位于陕西省彬县的水煤公司,一直持续盈利,月月工资足额发放,成为新矿集团职工、家属心目中的“富矿”。但矿长刘永仍感到压力巨大。“集团对二级单位放权后,倒逼着矿长、区长、班长‘三长’不光要懂业务还要懂经营。”刘永说。

新矿集团对二级单位充分授权,下放自主经营权、用人权、分配权,集团只负责管主要负责人、主要指标和监督考核。照此模式,基层实行大部制、大区制管理,矿长也将权力下放到各区队、各班组,倒逼着区长、班长转型。

“乍开始算账根本弄不清楚,成本预算、加减乘除,一脑子糨糊。”水煤公司掘进工区班长韩明坤边说边挠头。

水煤公司把当月任务、材料、用工数以及小型工具配件一次性分到生产班组,月底根据实际进尺进行考核和奖罚。“有个月完成进尺154米,在3个生产班组中是第一名,结果收入却是倒数第一,我想不通。”韩明坤找到工区负责人发牢骚。

区长和考核员一起帮他分析原因。原来,他带的班组因施工质量差、材料损坏多被多次扣分,其他班组自主用人10个,韩明坤班组用人12个,班组工效低,导致整体收入低。“只埋头干活,不知道算账,真跟不上眼前这形势了。”此后,韩明坤精管理、细算账,严格控制材料、工具以及用工,2016年10月班组进尺148米,职工收入也位居工区第一。

矿长成了领学员

边际成本、企业净利润、单位边际贡献……对这些企业管理专业术语,孙村煤矿班长李振丝毫不感觉陌生,“董事长经常给矿长们上大课,矿长成了我们的领学员”。

针对基层存在的专业知识短板,新矿集团的矿长们逢会必讲如何在安全开采的前提下,降成本、挣利润、算好账。在矿长们的强力灌输带动下,干部职工也开始学经营知识,增强成本效益意识。

“矿长让我们‘四学’--学哲学、学管理学、学安全规程、学操作规程。”李振说。

下属各公司无论是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还是一线工人,都在学习中成长。

新巨龙公司将成本指标与岗位单元无缝对接,吨煤成本同比减少71.29元;伊犁能源公司划小创效单元,盘活设备、材料各类闲置资产2392万元;华丰煤矿将修理费等成本支出与工资直接挂钩,成本同比减少77.89元/吨;孙村煤矿全力推行支护改革,支护材料成本同比减少328.05元/米。

从去年至今,新矿集团原煤完全成本同比大幅下降,实现降本创效7亿多元,综合单产、人吨效率和人均进尺均提升5%以上。24对生产矿井中18对生产矿井吨煤综合成本同比减少,4对生产矿井同比减少超过100元。该集团在煤炭产量同比下降412万吨的情况下,营业收入却增加了100多亿元,扭转了连续亏损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