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搭台  文化唱戏  ——浅议刁氏企业与刁氏文化的有机融合/刁品安

发表时间:2018-11-26 05:04

2018刁氏经济文化论坛征文


经济搭台  文化唱戏

——浅议刁氏企业与刁氏文化的有机融合

江苏淮安 刁品安

目录
一.刁间经商之道:创新和敬业

二.刁氏企业鲜明的文化特色
三.
刁氏企业家为刁氏文化慷慨解囊

四.相得益彰,共同繁荣
企业文化包括文化观念、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历史传统、企业制度、文化环境、企业产品等。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企业价值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企业一般分两类,一类总想着挣快钱,不讲战略,只讲战术,要立竿见影的投入效果;另一类则认为打造一个有文化的企业比一家只图赚钱的企业更有意义,而后者总是比前者走的更远。改革开放以后,很多刁氏企业家艰苦创业,顽强拼搏,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刁氏宗亲会成立以后,通过联谊会、展销会等各种形式,将大家从五湖四海团聚在一起,共同探讨做大做强刁氏企业的同时为刁氏家族的文化建设贡献力量的方法和途径。笔者就刁氏企业与刁氏文化的有机融合问题谈几点浅见。
一.刁间经商之道:创新和敬业
安徽典礼堂刁氏始祖刁间公是中国历史上23巨富之一。西汉初年,从弘农郡迁居渤海郡齐国经商。刁间致富之道很特别。齐国人一向瞧不起奴虏。在汉朝,尤其是汉初,奴虏相当于工厂的机器。要求奴虏能刻苦耐劳,性格驯良,易于管理。但刁间以比较开明的态度去经营他的事业,对于奴虏并非以主人的资格,临之以权威,继之以鞭扑,去压榨他们的劳力。他尊重奴虏的人格,重视奴虏的福利,予以奴虏合理的管教。奴虏则怀德畏威,自我激励,勤奋工作,为主人卖命。刁间启用奴虏“逐渔盐商贾之利”,“起富数千万”,成为巨富。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记其事迹。原文如下:齐俗贱奴虏,而刁间独爱贵之。桀黠奴,人之所患也,唯刁间收取,使之逐渔盐商贾之利,或连车骑,交守相,然愈益任之。终得其力,起富数千万。故曰“宁爵毋刁”,言其能使豪奴自饶而尽其力。
   《史记•货殖列传》说刁间对“奴虏”“独爱贵之”。何以谓贵?因为奴虏中颇有人才。秦末汉初,连年战乱。时逢衰乱,流亡遍地,求生第一。如果既不能铤而走险,又不甘于辗转沟壑,则纵有满腹诗书,饥来驱人,屈身为奴,实不足为奇。受雇于人者比比皆是。如匡衡为人作长工,彭越为人作酒保,朱买臣为人赶车,儿宽做过厨子,韩延寿做过门房,都见于正史。其次是豪杰隐于奴虏,如一诺千金的季布。至于没入官家,或者因政治上的原因,移迁某地,成为奴虏,则其原来的身分及知识程度,可能高于他的主人。从这三类人看,就可知道奴虏中人才实在不少。刁间“爱贵”奴虏,启用奴虏,重用奴虏,充分发挥奴虏们的聪明才智,成就奴虏的同时成为一代巨商,名见经传,成为当今经济学者研究的重点对象。刁间的成功是和他的创新精神和超前意识分不开的。
   奴虏在其它地方碌碌无所表现。唯有在刁间的指挥之下,方能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因为刁间是一个什么生意都做的大企业家。现代有“商战如战场”之说,道尽了商业上的竞争的激烈。汉初也是一样,不管是坐以居奇的“贾”,还是买贱卖贵、往来各地以逐利的“商”,总是眼明手快、捷足先登。
  刁间是贾也是商,是商也是工。他的事业极大,大致分为三部分:渔业、盐业、贸易。
   渔业是齐地最早的特产,渔区在东面近海地区的蓬莱一带。捕鱼要纳税,称为“海租”。海租不重,但所捕的鱼,如果不能建立稳固的市场,或者交通上不能配合,发臭腐烂,则渔民的生计无着。
  因此,渔产的处理,有特殊的方法,这些方法,至今仍为沿海各地所袭用,那就是把渔产品加工,使之成为干鱼。干鱼俗称鲞(xiǎng)。在秦汉之际,称作鲪(jūn)、鲍、鲰(zōu)。干鱼分作两类,一类是利用强烈的日光晒干,就是鲪;一类是加盐腌渍,称为鲍。至于鲰,据《史记》注“谓杂小鱼也”。杂者无所不有,小虾、小鱼,混杂不分,所以价格不高。鲪与鲍用秤称,鲰就不妨用量器量,以“石”作计算单位了。
  经营渔业与盐业,是两套完全不同的生产制度,无论技术、设备、操作过程都不同,唯一相同的一点是:都需要大量的人力。在当时,一个人兼营两样以上的工商业,往往出于因利近便,可以互通的缘故。如果仅仅为了鱼类加工需要盐,而耗费大量人力去经营与渔业风马牛不相及的盐业,那是件很傻的事。刁间同时经营渔业与盐业,是件难能可贵的事。“难”者,不仅需要庞大的资本,在独立经营盐业的同时,附带获致配合渔业的效果,尤在要有可靠而能干的人,远赴不同的海滨去替他管理不同的事业。“可贵”者,能够以廉价的盐,供给鱼类加工之用,不仅降低了鲍鱼的成本,且因盐的供给充分,可以制成更好的鲍鱼。捕鱼为生,本来要靠运气。丰收过剩,鱼不值钱,如能获得加工的便利,则有恃无恐,获利必丰。
  刁间的另一项企业是贸易。他的生意做得很大,不仅输出山东的特产,输入山东所需的物资,而且也在山东以外的地区,买贱卖贵。刁间的贸易,输出齐地的丝织品及刺绣品,为其主要的业务。在刁间那个时代,齐国的贸易中心是在临淄,为各种物资的集散地。其次是孟尝君的封邑“薛”地,即今山东滕县之南的临城。一北一南,为刁间从事工商业的两大据点。在那种通讯、交通远不如现代,以及天然的不可抗力,随时可以破坏预定计划,为人带来厄运的环境中,如果没有足够的应变能力,是无法出门经商的。刁间就有这样的本事,能识人,能用人,而且能够教人。所以他派出去经商的奴仆,都能获得极大的成功。不仅获利,而且得名。《史记•货殖列传》说他的奴仆,“连车骑,交守相”。请想想,“守”者太守,为一郡之长;“相”者诸侯的属官,掌理民政,亦可以说是地方官。这些达官贵人,居然与奴仆身分的商人一起高车骏马,连翩同行,不能不说是异常的现象。
  能赚钱就好!刁间的僮仆,手握巨资而又手腕灵活,通过结交郡守,扩大贸易。郡守联络商人,由贸易的方式,解决财政困难,促成经济的发展。官商互相利用,就像现代华尔街的大亨被开发中国家奉为上宾是一样的道理。
  问题在这里:那些奴仆,受命从事贸易、将本求利,盈亏都属于主人,何以有这样大的权限,能动用主人的资本,从事政治性的商业投资?万一吃了倒帐,或者资金搁浅,遭致巨大损失,那怎么办?其次,舛黠的奴仆,因为结交了达官贵人,有了强硬的背景,背叛主人,拿他无计可施,那又怎么办?
  这就是刁间魄力过人的地方。这些因素都在他估计之中。由政治性而遭致损失,不足为虑,因为可以由政治性而从他处取得补偿。舛黠奴背叛,亦不足为虑,他自有驾驭他们的手腕。不但如此,他还有这样一个看法,愈是能结交贵人的,愈见得其人有才能,因而“愈益任之”。此是刁间独具慧眼的鉴别人才的方法。
  识人还要能用人。一般地来说,用奴仆来从事农、工、商业,最要紧的一点是“同苦乐”。勤俭是治生起家的根本,所以要“薄饮食,忍嗜欲,节衣服”。但这些如果只是对奴仆的要求,而主人像王孙那样享用豪侈,则奴仆离心,事业决不会成功。当然,在生活刻苦以外,应有相当的工资作为酬报,即所谓“同苦乐”的乐,才能维持相当的工作情绪和效力。刁间却还有更开明的做法,他允许奴仆自己经商,只要完成了主人交付的任务,行有余力,尽可以用自己所积蓄的资本,买进卖出,刁间不加过问。不仅不加过问,甚至予以财力上的支援。造成许多外围的子公司,声势越发壮大,呼应越发灵活,而且休戚相关,一荣皆荣,一枯皆枯。如果说背叛刁间,不但奴仆自己划不来,别的奴仆也不允许他对主人这样做。合力约束制裁,所以不足为刁间之患。
  万一有那过分舛黠,反叛刁间的,他还有最后一项法宝,就是奴仆的卖身契。汉朝的政府既承认奴仆为主人的财产,法律上自然有保护畜养奴仆者的条款。同时奴仆的地位与良人到底有别,即使社会以势利相尚,对于能“交守相”有身价的奴仆,另眼相看,但一旦涉及法律纠纷,有奴仆身分的,官司非输不可。
  当时流行一句俗语,叫做“宁爵毋刁”,原文是:“奴自相谓曰:‘宁欲免去作民有爵耶?将止为刁氏作奴乎?’”《汉书音义》解释这句俗语的意思,说是有奴仆身分的人,是设法去当一个清清白白的老百姓呢?还是投身到刁间那里,好有发财的机会?
  汉朝的富翁,就其致富的手段而言,分为三等:务农为本、力田起家的称为“本富”。工与商、以及靠手艺谋生的,都称为“末业”;因而致富者,就是“末富”。最下等的是“奸富”,顾名思义,可知是以不正当的手段去弄钱。其时所流行的“奸恶”职业,有“掘家”、“博戏”、“私铸”等等。
  《史记•货殖列传》记叙了刁间一批末业致富者,且下了一个结论:“此皆诚壹之所致。”诚则敬业,壹者专心。不论货殖的规模如何,投入全部精力,专心一致,赢得顾客的信任,近悦远来,自然成功。所以“诚壹”二字,应是古今中外工商业的金科玉律。
   这是刁间超越当时所有的商业理论,因此取得了独树一帜的成就。创新和敬业是刁间成为巨富的主要原因。
二.刁氏企业鲜明的文化特色
我们刁氏有务农的传统。但在种田的同时也有经商的习惯。唐朝时刁家人在长安开办印刷厂,名噪一时。印刷厂所在地相传就在当今西安的刁家村公交站周边。河南邓州刁氏始祖刁亨在邓州城经商有“刁半城”之说。扬州何园附近有条刁家巷,就因为明朝刁家人在这里经营盐业而得名。元朝末年,刁殷自山东青州府昌乐县寓居福建汀州府宁化县经商,收入颇丰。其子刁清为避战乱,全家由闽迁粤成为广东刁氏始祖。其后裔经商者众。辽宁岫岩开基祖刁应财少年习武,功夫高强。因路见不平打死地方恶霸于清雍正元年(1723年)由黄县北马社九甲迁居辽宁省岫岩县兴隆沟白家店以挑担卖货,经营日用品为生。后又助人于危,惩恶扬善。受到当地财主白氏的厚爱。雍正四年(1726年)中秋节和白家姑娘成婚。他和后裔在岫岩创办的粉丝厂、缫丝厂、玻璃厂,规模较大,名噪一时。在岫岩城的商铺是岫岩城里最好的建筑物。日寇占领东北三省后,岫岩日寇驻军的司令部就设在刁家商铺里。刁贵麟青少年时代在香港经商,先后创办大鹏藤器厂,美亚藤器制造厂,崇光铝制品厂有限公司,华威广告公司,华成石矿有限公司,东江之家客菜馆,崇光(台湾)有限公司,香港歌剧院,剧院酒楼夜总会,崇光企业(香港)有限公司,崇光家俬(中国)制造厂,崇光家具制造厂。1967年投资100万开办当时香港最大的歌剧院。邓丽君等大腕的演出,风靡香港, 成为了政客商界人士的首选地。作为一个纯粹的商人,刁贵麟不仅丰富了香港市民的娱乐生活,也推动了香港的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以后,很多刁家人下海经商,艰苦奋斗,走上创业之路。他们胸怀大志,吃苦耐劳,苦心经营,克服重重困难,不畏艰难险阻,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变强,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成功人士举不胜举。
刁振江,山东省高唐刁家餐饮有限公司董事长。“刁家旺记”酱牛肉是公司的名牌产品。“刁家旺记”酱牛肉由刁振江的外祖父于民国年间研制而成,至今已有近80年历史。上世纪90年代,刁振江子承父业,完善和改进了原有的工艺和配方,选用2-4岁的新壮牛的牛牛腱子加以二十几种名贵食用药材精制而成,其质细味美,色鲜爽口,具有香而不腻的特点。刁振江以其姓氏及乳名注册了“刁家旺记”商标,进行了产权保护。2009年1月成立了刁家餐饮有限公司。公司本着“踏踏实实做人、点点滴滴调味”的经营理念,致力于品牌文化的宣传推广,开启连锁加盟,走向全国。刁家旺记酱牛肉2008年5月被聊城美食文化之旅组委会评为“十佳名吃”;2008年9月获山东省食文化研究会“山东名吃”称号;2009年5月被中国名牌产品培育委员会、中国品牌调查统计中心评为“中华名吃”;2009年6月荣获全国食品博览会“金奖”;2009年8月被高唐县人民政府认定为“传统名吃”。
刁尚鹏,四川省德昌县茂源长(童耳朵)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始创于1938年的茂源长(童耳朵)是一家集餐饮、食品开发生产于一体的综合企业,历史悠久,是凉山地区很有影响力的土特产品品牌。其特色产品童耳朵油坛肉、童耳朵板鸭、童耳朵板鸭干、童耳朵手撕坛子肉、童耳朵野生菌更是名扬省内外,成为广受顾客欢迎的产品。
河北南皮刁金亮于2003年创办刁家五香鸡有限公司,采用有百年历史的祖传工艺,生产刁家五香鸡套餐系列、五香扒乳鸽、五香酱牛肉、五香熏猪蹄、豆付卷、熏鸡架、鸡肝、鸡珍、鸡翅等;生食有白条鸡、分割鸡、西装鸡等各种真空包装制品。该产品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依据中医学和保健学原理,科学配方,加入多种健、醒脑的名贵香料,使刁家五香鸡更具特色,赢得了众多食客的好评,评为河北省著名商标。
刁玉良经营大风堂,成为北京艺术家的云集地。他担任天下第一奇石馆馆长,收藏的大理石画,绝大部分都是二十个世纪80年代、90年代产品,具有极强的时代特征,让画家惊叹,让藏家着迷。
北京京师恒业纺织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刁玉林,2002年弃警从商,2006年北上京城进军粗布家纺行业。同年在商标管理部门注册“老京师”品牌,专业从事传统纯棉手织床上用品、传统北京布鞋、中老年服饰家居饰品、工艺品五大系列产品,集设计、开发、营销、管理为一体。公司文化源自唐初太宗年间,贞观之治初始之期,品牌为传统的北京“老京师”,字号“京师织造府”。企业产品由此工艺的特殊性及多元素的纺织前提才使北京老京师品牌产品在手织家纺行业中独树一帜。2008年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具有中国传统织布文化的“中华民族艺术珍品”。2009年“老京师”的专业织布特色“我善织布”的知识产权被国家版权局保护,同年被评为“中国著名品牌”。2010年“老京师”品牌被《中国纺织报》评为粗布市场的“拓路先锋”。
刁世国,中尖集团董事长,上海瑞禾酒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2014年成立中尖股份公司,从事商贸、房地产、酒水、饮料、实业投资等项目项目。2015年成立上海瑞禾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全面负责瑞禾酒业“中国清酒”所有系列产品的经营运作。
刁绍灵创办的广东省深圳市木宝家具有限公司,经过多年苦心经营,发展成为集木业经营、家具设计、家具制造、售后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家具企业。公司研发生产的木宝品牌新中式实木系列家具以“黄金樟”为主要原材料,是高档木材中的首选极品。
刁绍武,1997年创办吉林勇仲集团,任董事长兼总经理。集团以“一流设备、一流服务、一流管理、一流效率”为宗旨,以“诚实守信、务实高效、互惠共赢、顾客至上”为经营理念,竭诚为长春市的广大车友提供最方便、最快捷、最优质的服务。他本人成为汽车环保和清洁燃料的推进者,汽车保姆式服务进驻社区的开拓者,“感动长春”先进模范人物。
刁志中1998年创办北京广联达慧中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开始从事建筑行业工程造价软件的研发与推广,是广联达公司三大创始人之一。经过10年的发展,刁志中带领着全体广联达人将广联达打造成为国内建设领域中颇具声誉的IT应用高科技企业,持续为中国基本建设领域提供着最有价值的信息产品与专业服务。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工业贸易署专家顾问刁俊源,曾任香港著名上市企业的高层主管,多次到美国、日本及中国内地实地探讨企业问题。2001年7月创建才略天下有限公司,致力于使才略天下成为沟通世界与中国经济的桥梁。
刁俊起,2014年6月创办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高科技公司——山东洁盟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公司主产品固定磁隙永磁调速产品是目前国内广泛应用的变频调速设备的升级替换产品,可解决传统变频调速设备维护成本高、故障率高、能耗高的问题,有效实现调速均匀、极低能耗、免维护的效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产品可广泛应用于电力、化工、工业、船舶及军事装备等多个领域,拥有广大的市场。
刁洪智,1999年12月创建钜亨网,拥有上海钜亨网和两岸台商网两个子网站,资本额台湾区为7500万台币,上海区为110万美元。钜亨网2001年获台湾资策会网际金像奖“最佳网路资讯网站金牌奖”,2002年获中国时报与新浪网举办的两岸三地金手指网路奖“网路媒体金牌奖”,2003年获金手指网路奖之“最佳网路媒体金牌奖”。
刁海明为首的创业团队于2011年在合肥创立创谷集团。创谷集团经营多项业务涉足多个领域,包括互联网产业地产、电子商务、金融业、服务外包、天使投资等,另外也从关联公司的业务和服务中取得经营互联网生态系统上的支援。业务和关联公司的业务包括"刷呗分期"、"哪儿修网"、海外版“斗地主”游戏、"投啥网消费金融"、"中国云谷(马鞍山)电子商务产业园"等。2014年,创谷集团被国家商务部评为“中国服务外包100强成长型企业”和“中国大学生创业典范企业”。刁海明本人被媒体称为“娃娃企业家”并广泛报道。
成功的刁氏企业家大致分为三类:一是将家族或者当地特产加以改良或创新,发扬光大,形成特色。二是出身寒门,背井离乡。通过不懈努力,顽强拼搏,在奋斗中探索,打造企业品牌。三是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壮年才子,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思想活跃,紧跟时代步伐,创办的企业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开拓创新,奋斗不息,是刁氏企业家的共同个性,独特的文化氛围使刁氏企业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
三.刁氏企业家为刁氏文化慷慨解囊
我们刁氏有“忠孝方正,勤俭笃学”的优良家风。刁氏企业家取得骄人业绩以后,回报社会的同时,慷慨解囊,回报刁氏家族,为发扬光大刁氏文化贡献力量。
香港知名人士、清公24世孙刁贵麟1992年和1995年两次发起秋祭入粤始祖清公,编修《刁氏族谱--入粤始祖清公直系》,筹集资金200余万元在刁坊镇刁潭村建设规模宏大的刁氏宗祠。
为方便族人拜祭入粤始祖清公墓,刁良家出资23万元,修成近2000米长的清公墓道,结束了披荆斩棘、踏着泥泞上山拜祖的历史。清公后裔在墓道入口处刻有《始祖墓道铭》。
刁华烈捐资60万元,为世界刁氏宗亲总会的筹备和成立大会的成功举行作出了巨大贡献。在总会面临窘境的关键时刻,又是刁华烈宗亲独资承办韶关会长扩大会议,会议推选刁勇文接任总会会长,保证了总会沿着正确方向继续航行。
广西博白刁德东1999年创办昆明润鑫隆汽车服务有限公司。2008年9月与台湾刁清环等人创办博白县清泉酒业有限公司。前年又创办广西万泽投资有限公司。艰苦创业,善于经营。教子有方,四个子女均考取重点大学。热心公益事业,为家乡修桥筑路。带头建设刁氏宗祠。为编修2012年版兴宁《刁氏族谱》捐款10000元。发起成立广西刁氏宗亲会,为刁氏家族文化和公益事业出谋划策,尽心尽力。
刁韬涵,湖南湘潭矿业学院1994年毕业后先后创建东莞市弘康电力设备有限公司、东莞市洛河神环保有限公司、东莞市凤临物业投资有限公司,担任董事长。2011年8月回到广东省兴宁市刁坊镇坪塘村。党员高票选举他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他因地制宜,耕山致富,筑巢引凤,自己出钱租了村里荒芜的山地,承包给村民种植名贵树木,让村民们发家致富。他和刁诗亭抢救“刁家教”,成立宗祠武术队,到广州、上海、北京表演,促使“刁家教”成功申报兴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他设立奖学金,2017年出资10万元重奖考取北京大学的优秀学子刁开元,引起轰动。
刁维建,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毕业后来到广东中山市,从建筑企业投票员做起,先承包经营河南省第一建筑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山分公司,后又创办广东华拓建设有限公司。创业维艰,经历了“借船过河到买船运输”的发展过程。他在顽强拼搏的同时,为家乡修桥铺路,帮助贫困大学生读书,救助困难群体,赞助《刁氏会刊》印刷经费1万元,这次又赞助2万元举办2018刁氏经济文化论坛。
重庆江津时范公21世孙刁友光主营房地产开发、建筑安装、园林绿化,年产值上亿元。事业有成以后,牢记父亲的嘱托,东奔西走,艰苦跋涉,联络渝贵各分支,2005年主修江津《刁氏家乘》,修葺时范公墓园,重建世德总祠。刁利祥、刁跃德等成功的企业家受其影响,主动出资认购江津《刁氏家乘》分发族众。
时范公后裔刁家明,出身贫寒,白手起家。先后创建绍兴重江建筑劳务分包有限公司、重庆泰乐娱乐有限公司、浙江渝商红商贸有限公司。拥有渝商红和梦蓝刁白酒知名注册商标。事业有成后热心社会慈善事业和家族文化事业。总会成立,一对一助学,出版会刊,各地宗亲会成立,族谱编纂,两年一度祭祀时范公,他都慷慨解囊。
安徽含山典礼堂《刁氏宗谱》首修于宋熙宁八年(1075年),由三十三世祖刁璹主修,苏轼作序。2014年第11次续修族谱。同时对位于清溪镇大刁村的刁氏宗祠的二、三进加以维修,新建了明夷殿,改造了大门楼。刁氏宗祠的附属设施建设也紧紧跟上,新建了围墙、水泥大道,门前广场。宗祠内部也增加了香炉蜡柜、古代旗鼓、汉白玉老祖雕像等附属设施。在续修族谱和扩建宗祠的过程中,有42位刁氏企业家捐款万元以上。其中董城圩刁筠文累计捐款捐物20余万元,东洪刁节中、东洪刁筠山、沈巷刁吉平3人捐款捐物也超过10万元。
上海刁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刁亚,受父亲影响,热心家族文化事业。父子二人出资10万元,赞助两期《刁氏会刊》的印刷经费。刁亚个人出资创办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开设微商城,宣传源远流长的刁氏历史,报道当代奋斗在各条战线上的刁氏模范人物,充分发挥正能量,受到族人们的广泛好评。
贵州省仁怀市明月酒业销售有限公司董事长刁明月和四川省泸州圣窖有限公司董事长刁维国二人精心酿造优质白酒。他俩心系家族,总会和各地宗亲会举行重大活动或者各地宗祠举行祭祖仪式,刁明月都赞助酱香型总会特供酒,刁维国都赞助浓香型刁氏封坛老窖。他们的无私奉献加大了宣传效应。他俩生产的酒被族众誉为“刁氏茅台酒”和“刁氏五粮液”。宗亲们生日婚嫁,乔迁喜庆,孝敬长辈,馈赠亲朋,都优先选购他俩生产的酒。
四.相得益彰,共同繁荣
文化的繁荣昌盛离不开强大的经济作后盾。优秀的企业都有鲜明的文化特色。成功的企业家为刁氏家族的文化事业提供资金,促进了家族文化事业的发展,受到宗亲们的齐声称赞。也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扩大了社会影响,产生巨大的宣传效应,为企业的发展壮大创造了条件。
广西华商国糖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刁建业,投资30余万元修缮先祖刁经明故居“振威第”。清朝一品将军刁经明故居为典型的岭南堂横式建筑,三进两横,共约40间房,布局工整、建筑精美,门前有晒坪、半月塘,背靠金龙茶千亩园地,风景优美。正殿中保存有咸丰同时期的六块牌匾,有极高的文物价值。游人络绎不绝。刁建业是个孝子,他的父亲刁树番爱好创作古典诗词,刁建业自费为老人家出版诗集《红花兰草》。广西刁氏宗亲会成立大会上,95岁的刁树番现场签名售书,200多本《红花兰草》半小时抢购一空。老人家将全部书款捐赠给家族用于文化和公益事业。
吉林省集安市德宏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刁俊德,发家致富后和堂兄刁俊范千里迢迢,远赴山东寻根,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在即墨刁家大丈村找到始祖凤公坟墓,又考证出他们是文登长学山全公后裔。于是出钱编纂集安分支《刁氏族谱》,发起成立山东文登长学山刁氏宗亲会,当选为首任会长。他又联合在吉林的长学山族人,创办吉林省刁族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农民企业家企业和家族文化双丰收的模范形象。
兴宁刁氏宗祠流传刁振龙“坐着轮椅千里祭祖”的佳话。他的儿子刁勇文和三个姐姐、两个妹妹成立“龙行天下会”,敬老爱幼,定期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形成优良家风。刁勇文将自己的广东杰信律师事务所经营成“广州市规范律师事务所”的同时,先后担任刁氏宗亲总会筹委会常务副会长、总会监事长和会长。精心策划总会注册事宜和成立大会,为修谱建祠捐款,帮助贫困学子完成学业,捐助重病族人数十名,赞助印刷《刁氏会刊》第九期,今年春节为各地90岁以上的刁家老人发红包。为保证总会的造血功能,注册成立刁氏科技文化发展(广州)有限公司。举办本次刁氏经济文化论坛,搭建刁氏企业家交流和联络平台,促进刁氏企业和刁氏文化的有机结合,真可谓“经济搭台,文化唱戏”。

刁氏宗亲总会2013年成立前后,刁氏文化建设红红火火。《刁氏会刊》出版12期,印刷45000册分发各地族人。会刊及时报道各地宗亲的联谊、修谱、祭祖、建祠等重大活动,传颂各条战线上的刁氏优秀儿女的先进事迹,介绍刁氏文学艺术家的优秀成果,刊登刁氏族谱的精华内容和刁氏族史的研究成果。每期会刊的出版,刁氏企业家都慷慨解囊,赞助印刷经费。
刁氏宗亲总会印制2017年刁峰《墨竹图》挂历和2018年刁氏书画篆刻摄影作品挂历,刁氏企业家都赞助印刷经费,挂历上为赞助企业做广告。艺术家展示了艺术成果,企业家收到了宣传效应,艺术家和企业家达到了双赢的效果。
2017年8月,刁氏宗亲总会在广州市增城区图书馆举办《刁峰墨竹作品展》,企业家刁良家和刁华烈各出资2万元义购刁峰墨竹。刁峰将义卖收入分别向增城区妇联和刁氏宗亲总会各捐赠20000元,用于救助贫困家庭和刁氏优秀学子奖学金,引起巨大的社会反响。

2018年春节,由的中华刁氏文化研究院举办“刁氏科技文化杯”戊戌狗年春节征联大赛,刁氏科技文化发展(广州)有限公司独家冠名赞助征联大赛共收到应征春联近百副。评委会请刁氏楹联专家从中评选出特别奖3副,一等奖1副,二等奖2副,三等奖3副,优秀奖30副。奖金和全部活动经费全部由刁氏科技文化发展(广州)有限公司支付。征联大赛参与者之众,春联质量之高,微信群赞誉声之多,均超出预期效果。更令人欣喜的是,一等奖获得者刁志文将888元奖金捐赠总会奖学助困基金,优秀作品奖获得者刁永孝、刁法宽、刁龙田、刁连壁、刁观杨刁志广等人将奖金捐赠刁氏一元红包爱心基金,传承了刁氏奖学助困的优良传统。
中华刁氏文化研究会筹委会和世界刁氏宗亲总会自2012年起,坚持为考取博士、硕士和本科的优秀学子颁发奖学金。奖金的绝大部分都是刁氏企业家赞助的。
刁氏企业家刁良家、刁维建、刁家明、刁景明、刁志成等人还发起“一对一”助学行动,给贫困学子发放生活补贴,义务教育阶段每年1000元,高中生每年2000元,大学生每年3000元,直至他们完成学业。总会拟将发放奖学金成为常态,制定统一的奖励标准,请刁氏企业家独家冠名赞助。欢迎刁氏企业家踊跃报名。
编纂族谱,修葺祖坟兴建祠堂,祭祀祖先是整个家族的头等大事。寻根问祖,奖学助困,扶危济难是刁氏家族的优良传统。刁氏QQ群、刁氏微信公众号、刁氏网站宣传正能量,是刁氏文化与时俱进的最新表现形式。刁氏文化事业需要活动场所和活动经费。各地刁氏宗亲会和祠堂理事会是刁氏文化事业的组织保障,刁氏企业家的无私奉献是刁氏文化事业的经济基础。刁氏文化事业蓬勃发展过程中,刁氏企业家争先恐后,奔走呼号,出钱出物,上报祖宗功德,下佑子孙兴旺。众多刁氏企业家的芳名,家谱上有记载,祠堂中有刻石,他们的感人事迹永远铭记在族人心中。

新年伊始,刁良家名誉会长和刁勇文会长各出资5万元倡议成立刁氏总谱编纂基金会。编纂《刁氏总谱》是刁氏家族的一件大事。这是一项规模庞大、浩繁艰巨、耗时费力的工程。很可能要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才能完成。我们有责任有义务首先启动这项功德无量的工程。个人认为要同时并举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根据已经搜集到的近80部刁氏族谱,编写一部《刁氏史略》,作为《刁氏总谱》的前期准备工作,也为编纂《刁氏总谱》积累经验。本人正在从事
《刁氏史略》的编撰工作,已经完成初稿60多万字,没有特殊情况,预计3-5年可以完稿。《刁氏史略》的出版,可以让族人们和子孙后代了解刁氏源远流长的历史。知道了来龙去脉,我为姓刁而自豪,树立自信心,增强使命感,立志成才,为刁氏家族的振兴和中华民族的腾飞贡献力量。

(二).成立《刁氏总谱》编纂基金会。筹措资金,正式启动《刁氏总谱》编纂工程。
(三).
成立《刁氏总谱》编纂委员会。聘请刁氏族史研究者为委员,确定主编和副主编,反复讨论研究刁氏总谱》的编纂原则和体例,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编纂方案。作为编纂的前期准备工作,现在就要着手搜集以下刁氏资料:
1.史书、方志中有关刁氏历史的表述,人物传记;
2.1919年以前的刁氏著作、文稿、诗歌、联赞、墓志、书画;
3.各支系始祖、各地开基祖、著名刁氏人物的坟墓图片、碑文及修建说明。
4.各地祠堂的图片及修建说明;
5.有关刁氏文物、建筑、名胜、古迹及相关说明;
6.不同版本的宗谱、族谱、分支谱、家谱;
7. 1919年以后的近当代刁氏名人简历[要研究确定收录标准]
8.刁氏硕士、博士学位论文题目、作者、论文通过时间及授予院校。
9.刁氏主要居住地名(省、市、县、乡镇、村);
10.各分支家族史:始祖名讳;源于何处?繁衍概况;目前人口总数及分布;
11.凡是和刁氏相关的文字、图片、影像及其它资料。
与此同时,制定刁氏族人信息采集登记表,发动志愿者动员各支系、各家庭、各人尽最大努力采集逝世的先人和健在的族人的生卒年月、求学经历、工作简历、研究成果、功名表彰等个人信息。走访健在的老人,请他们回忆当地家族的历史并记录存档。
刁氏著作和刁氏艺术家书画作品的搜集,可以通过两种渠道,一是联系作者和艺术家本人,恳请他们捐赠,由
刁氏总谱》编纂委员会颁发收藏证书。二是通过网络购买。联络耗时,购买耗钱。这些,都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财力。

刁氏总谱》的编纂要组织机构精明强干,统领全局;要编纂者全身心投入,细致严谨;要志愿者深入村户,准确登记;要企业家慷慨解囊、无私奉献;要全民动员,人人参与。只有团结一致,万众一心,认准目标,全力以赴,才能实现我们的梦想。

结语:
经济搭台,文化唱戏。刁氏企业和刁氏文化的有机融合,刁氏企业可以发展壮大,做大做强;刁氏文化也能生机勃勃,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