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刁信德传奇

发表时间:2015-12-02 18:54
中华医学会第4届会长刁信德是中华医学会主要创始人之一,近代高等医学教育先驱。他开创了我国近现代麻风防治事业和皮肤病学。

在中国近代医学史上,有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当年他已进入外籍传教医师主持的最权威的西医团体博医会,却参与发起创立中国人独立的西医学术组织;他是上海乃至中国最好大学的教授、沪上名医,却发起职业教育社,兼任圣约翰小学校长;他是社会名流,却一生致力于救助处于社会最底层的麻风病人;他是宗教人士,素不问党争,却带头发表反内战宣言……他就是中华医学会第4届会长――刁信德

【生平简介】

刁信德(1880~1958)广东兴宁人。1909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部,获医学博士学位。1911年留学美国,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卫生学博士和热带病学博士学位。1914年回国,历任上海同仁医院内科主任,上海红十字会医院院长,圣约翰大学医学部教授、教务长、院长,同仁、宏仁医院主席董事等职。同时在上海开业行医。刁信德1915年在上海虹口同仁医院创立麻风科,1921年任职于上海中国红十字会总医院兼上海华山医院院长,1926年联合有关人士组织中华麻风救济会,设立虹口麻风病诊疗所。刁信德当选中华医学会会长时44岁,任期1922年2月~1924年2月。

(引自《中华医学会会史概览》)

一、中华医学会主要创始人之一

刁信德1914年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成回国。此前刁信德已成为进入博医会的少数中国医师之一,而且进入博医会研究委员会工作,但医学素养和民族自尊,使他希望中国自主传播和发展西医。1914年5月,刁信德会同伍连德、颜福庆、俞凤宾等7位医师,商议发起成立中华医学会事宜。1915年2月,中华医学会宣告成立,从此他便以极大的热情和精力投身于中华医学会工作,为中华医学会的发展壮大做出巨大贡献。

刁信德担负了医学会大量重要和繁忙的日常工作,他先后陆续担任中华医学会首任会计、研究部委员、会员部委办、第三届副会长、第四届会长、干事、监事、两会合并委员会委员、监查委员会委员、会员委员会主席、董事部董事、执行委员等职。1915年,刁信德主事编辑《中国医士人名录》,使大家能够“订交论学”。该名录至1920年已收录1360余人,成为医学会珍贵的历史资料。1916年2月,中华医学会第一次大会召开,会前所有函询、提案均寄至刁信德收发刊印;大会6个工作部中,3个部的工作由他负责并参与工作,他和伍连德、颜福庆组成日程部,担任招待部长和展览部负责人;还接待与会代表参观他所在的上海同仁医院,并发表演讲,也足见同仁医院具有的示范与导向作用。

刁信德是中华医学会第4届会长。1924年2月,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大会在南京召开,刁会长主持会议并发表欢迎演说。本届大会宗旨是“发表心得、交换学识、联络友谊”。从各部门所做的会员发展、科学名词审查、卫生教育、学会收支、杂志销售、支会活动等方面的工作报告看,第四次大会期间医学会组织壮大、学术进步、社会影响增强,经济状况向好。本次大会的亮点是,国际来宾人数超过历次最多的20多人,激增至100余人;首次提出并讨论购置会所事项;对会场展览的最新医药书籍、仪器、药品首开“供来宾购买”的新思路。

1923年,刁信德还参与科学名词审查会医学组工作,审查医学名词;参与国际联盟会传染病委员会对国际卫生防疫实施办法的商榷等重要工作。

刁信德在中华医学会的第一个任职是会计,同时兼任《中华医学杂志》会计,不仅要做财务工作,还要为学会募捐。中华医学会成立之初困难重重,尤其经济支出,以300元为“本会发展之基础”,会计便成了医学会谋划经济解困的第一人。从刁信德连任三届会计、医学会经济逐年好转的情况看,他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1934年朱恒璧总干事报告,会员(1932年已逾1700人)为学会购置会所共捐银43000元,其中刁信德一人捐出2000元。这抑或包含着这位首任会计的特殊情感。

刁信德对《中华医学杂志》发展功不可没。他1917年任分科编辑;1922-1925年任总编辑。杂志创刊初期页数不多,性质是医学会机关刊物,大都赠送会员。刁信德任总编辑伊始,将季刊改为双月刊,增加内容,提高发行量,渐成著名医学学术期刊。后来王吉民主编评论:“自第五期(卷)内容渐充实,销路增加”,而刁信德任总编辑正处在这之后不久。1928年他同伍连德、颜福庆一道与博医会磋商合编英文版,1932年合刊,英文名称The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成为代表中国的国际医学杂志。

刁信德作为总编辑勇于承担媒体的社会责任,1925年发生“五卅惨案”,同年8月《中华医学杂志》发表《五卅案件本会会员之出力》,文中对当局镇压学生表示强烈抗议。

二、我国近现代麻风防治事业的领袖

麻风防治是刁信德致力一生的事业。他留美刚回国就以公共卫生和热带病学家的眼光,敏锐发现国内麻风流行的严峻性――“仅上海一隅,约有二三千人之多,若不及早救济,为患不堪设想”。近代中国麻风防治落后,无论政府还是社会,对麻风的态度或漠视、或恐惧,一般诊所不敢收留也无法医治,中国成为世界上麻风最多的国家。

1915年春,刁信德率先在同仁医院建立皮肤科,因麻风病人“狮形獠面,恶气逼人,常为其他病人所恶”,又辟麻风诊所,每周三专诊麻风。这是上海第一家麻风诊所,也是上海乃至全国科学治疗麻风的开端。诊所搜集研究病人历史、处境等资料,用世界前沿新药大枫子油注射剂治疗,疗效“口碑道载”,病人增多,广州等地的病人远来投医。为此,刁信德呼吁“从速广建医院,实施治疗,以杜绝传染”,并身体力行,建虹口皮肤病医院、中华麻风疗养院。

1926年,刁信德与邝富灼、韩玉麟、邬志坚等发起成立中华麻风救济会,刁信德是首任副会长、第三届会长,是公认的领袖人物。他利用在上层社会的影响奔走呼吁,或进行募捐,或向政府建言请求支持,或到各大学、社会团体讲演。1934年2月7日晚,刁信德为筹建中华麻风疗养院募捐,在上海福音电台发表“上海设立麻风院的需要”的讲演:“夫人生最苦莫如病,最惨莫若死。然麻风之惨苦,较死尤甚。其惨苦情状,实非言语可以形容。”“疯人是我们的同胞”,“本人类互助之义,亟应力谋拯救,已尽天职”。这次活动成立了两个募捐队,刁信德与杜月笙各任队长,两队开展募捐比赛,打动中外慈善人士纷纷解囊。1935年中华麻风疗养院终于建成开幕,刁信德任董事会理事。作为麻风权威,他还要亲身诊治麻风,撰写论文,启迪民智;经常到各医院给予指导帮助;虹口皮肤病医院每年送麻风病人的圣诞礼物款项,皆由刁信德捐出。

1932年10月,刁信德以大会主席身份主持第一届全国麻风大会并致开幕词:“此次出席除全国各地代表外,复有来自英国、加拿大、菲律宾、日本等处,故本会议非徒为全国大会,实亦不啻一国际会议也”。又于1935年、1937年在广州、上海主持召开第二、三届中华全国麻风大会。第二届大会提呈中央卫生署的建议被采纳,中央卫生署通令普通医院收治麻风病人,收治麻风在政府层面破冰。

以刁信德等人为领袖中华麻风救济会,是中国麻风史上一个具有崇高荣誉的民间社团,它使中国麻风防治从此有了长足发展。1951年该会改称“中华麻风协会”,归中央卫生部直辖,刁信德被推举为理事长,成为全国麻风防治事业的领航者。

1927年,刁信德发起创办《麻风季刊》杂志,分中、英文两种版本,国内外发行。这是世界上第二份麻风期刊,介绍麻风病理、医理知识与防治方法,以消除错误认识,减轻病人痛苦;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麻风的救济事业,是中国麻风救济会的重要宣传窗口。发展了包括医院、学校和图书馆的4000余订户,这在当时可谓非常成功。杂志开设“病人园地”栏目,使麻风病人首次有了向社会发声的机会。刁信德对病人身心痛苦感同身受,故与丁福保、海深德,以及全力支持中华麻风疗养院的庄剑雄等三位住院病员,发起和主办《晨光季刊》向全国公开发行。这是世界第一份由麻风病人自办的正式出版物,它的特殊贡献在于减轻世人对麻风的歧视,传播科学知识,代宣病人胸臆,增强病人自我认同,为麻风病人带去生的希望与安慰。

刁信德诊治麻风的经验丰富,医术高明。据他的学生陆正伟回忆,1948年,宏仁医院有位病人被著名犹太籍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专家韩芬教授诊断为典型的脊髓空洞症,且作为一个示范病例,一直为各批见习、实习的学生详细示教。某日,长窗开处,刁信德匆匆穿越走廊,经过该病人床位时轻轻用英语嘀咕了一声“this is a leper”(这是个麻风病人),恰被病房内两位青年医生江绍基和陆正伟听到,顿感惊愕。随即为病人作了一个鼻拭涂片送验,果然发现麻风抗酸杆菌阳性。再查阅文献,该病人各种临床表现确实符合麻风患者的诊断。江、陆两位医生极为折报。刁信德能对病人一瞥而做出正确诊断,是中国传统医学中所谓“望而知之谓之神”的麻风专家。

三、我国近代高等医学教育先驱

刁信德执教于圣约翰大学30多年。1914年留美学成回国后,便投身于他在圣约翰大学及其教学医院(同仁、宏仁医院)的医学教育事业。圣约翰大学当年声名显赫,它是美国基督教圣公会设在上海的一所教会大学,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颁发毕业证,被称为“东方的哈佛”,其著名校友有顾维钧、宋子文、林语堂、荣毅仁、邹韬奋、周有光等。中华医学会的21位发起人中有7位毕业于圣约翰大学医学院,其中颜福庆、俞凤宾、刁信德、牛惠霖、牛惠生担任过会长,被誉为“名医摇篮”。

圣约翰大学医学院学制7年,英语教学,医学临床课程后3年在同仁医院进行。让人惊叹的是,医学院的一些教学理念至今没有过时。例如设公共卫生学,将躯体疾病防治与公共卫生体制的建立相结合;强调文医兼修,增强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强调人除了生物属性外还具有社会属性和精神、心理活动。1977年恩格尔(Engel.GL)教授提出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圣约翰医学院早在上世纪20年代就已经实行,足见其教学理念的先进。在中国传统医学教育还与世隔绝、停留在师带徒制的状况下,圣约翰开启了现代医学教育先河。

刁信德曾在此担任过内科教授、教务长,同仁医院、宏仁医院董事会主席,内科、皮肤科、化验室主任等职。1926年刁信德任医学院代院长,首开中国医师任职的先例,1927-1931年任院长。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刁信德在日军占领下临危受命,再次接任医学院院长至1946年。这是学校最艰难的一段岁月,经费来源断绝,师资物资缺乏,被迫搬迁,动荡不安。当时主持教务并兼同仁医院院长的黄铭新教授,一人兼教五门课程,且放弃教授薪金,可以想见作为院长的刁信德将是怎样的万般艰难、苦撑危局。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依然坚持办学,通过各种途径增添设备,扩大招生,1942年的招生人数达到140名,且始终是现代高等医学教育的典范。1946年,刁信德担任圣约翰大学代理校长,是对医学院院长这段任职最好的肯定。

刁信德任院长以来,培养的医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成才率非常高,数百名医皆出其门下,其中代表人物有:骨科学家、中华医学会副会长胡兰生,中国医学科学院首任院长江上峰,内科学家黄铭新,肺科学家、中华医学会结核病科学会理事长刁友道,内科学家、神经病学家吴洁,中国工程院院士、消化病学家、血吸虫防治专家江绍基,安徽省人民医院院长陆正伟等,为中国培养了大批优秀医学人才。

图 虹口皮肤病医院(左),中华麻风病疗养院成立(右)

四、我国近代公共卫生、皮肤花柳病学开创者

刁信德是公共卫生学和热带病学博士为背景的著名内科专家,更是公共知识分子(注重社会责任)。中华医学会成立早期,他任公众卫生部委员、卫生教育委办。1916年,他领衔成立中华公众卫生教育联合会,首任副会长,进行普及卫生知识、宣传教育、开办公共卫生课程的工作。1922年,刁信德编著《公众卫生教育》,这是近代三种公共卫生著作之一。

麻风、梅毒是三大传染病中与皮肤病交叉的两种,对民族健康构成极大威胁,刁信德1915年在同仁医院建立皮肤科及麻风诊所,从而带动医疗机构普遍设立皮肤科、麻风诊所,使皮肤花柳病学在阻止传染病流行的砥砺中,学科鼎立,学术发展,作用凸显。1926年,刁信德发起创建以治疗麻风为主的虹口医院;1930年发起创建我国第一家皮肤病专科医院――虹口皮肤病医院,聘请当时沪上乃至全国名医石美玉、赖斗岩、陈鸿康、陈文英坐诊,一时盛况空前。从1932年该院的年度总结看,治疗总数中麻风占17.5%、梅毒4%、普通皮肤科病人高达64%,是一家治疗皮肤病的专科医院。刁信德还积极参加消灭花柳病的公益活动。1935年,医学会在时疫医院附设花柳病诊所,在邀请的20位义务出诊专家中,刁信德是其中一员,免费治疗病人。

刁信德皮肤科学识渊博,他在麻风防治中的“神”来之眼前文已述,他首报孢子丝菌病的成就亦青史留名。孢子丝菌病是一种表现为皮肤化脓、溃烂及渗出、甚至还波及内脏器官的皮肤病。该病较为复杂,自1898年美国申克(Schenck)报告1例,1916年刁信德发现、验证、报导了我国第一例孢子丝菌病。

五、热爱公益事业、追求社会进步的社会活动家

刁信德跨专业、跨领域投身公益事业,他总是挺立在时代的潮头,为社会需要贡献力量。他不仅参与发起中华医学会、中华麻风救济会,1904年,当清政府为华工招募懂英语的医生时,刁信德和同学颜福庆、龚美恩勇敢报名,赴南非约翰内斯堡金矿为华工做矿务医官;当中国最重要、最困难、迫切需要实用教育时,他于1917年5月参与发起中华职业教育社,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先驱;他兼任圣约翰小学校长;他是筹建中山医院发起者之一,他的夫人也是中华麻风救济会妇女后援会的副会长。对当局时弊,他始终保持勇敢与正义。1917-1918年,他与伍连德等11人两次上书国务院、教育部,要求中央设立专管医事的行政机关。

1946年8月,国共内战初起,他联合之江大学校长李培恩等著名人士,代表全国宗教界联名表示坚决反对内战。据1946年新华社南京9月1日电:“刁氏等指出:‘经过八年抗战和在遍地灾荒中,中国的局面已到了山穷水尽民不聊生的地步,不堪再有战争’。”呼吁和平协商。

1958年,刁信德教授带着中华医学会的梦想、圣约翰的灵魂、中华麻风救济会的生命历程,走完了他平凡而伟大的一生。在他身后,中华医学会已成为拥有50余万会员,88个专科分会、以《中华医学杂志》为首的167种系列杂志、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医学学术团体;中国现代医学高等教育蓬勃健康;人们生活在基本没有麻风的环境中。不必回避他的宗教信仰,这并不会淡化他以民族强盛、社会进步为己任的家国情怀,他集精湛医术和悲悯情怀于一身――唯此方能诠释医学的宗旨与真谛――又何尝不是一种信仰?而医生之于病患,宗教之爱与医学之爱又有何二致?刁信德教授为中国医学和现代医学教育的贡献德厚流光,为铲除麻风所做的贡献堪称伟大。今天我们纪念刁公,不禁笔端凝重,肃然起敬。我们将从感动与敬仰中汲取力量,深受教益。记住他,就是记住我们应该承担的历史责任!

注:作者为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 郑捷 马振友 皮肤病研究所 马振友 姜伟利

(致谢: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江澄、上海市第一医院陆明、上海民国医药文献博物馆上官万平提供资料)

(原文标题:近代传奇医学大家刁信德)